肠易激综合征的症状有什么
肠易激综合征的症状主要有腹痛、腹胀、腹泻、便秘以及排便习惯改变。肠易激综合征是一种功能性胃肠病,可能与内脏高敏感性、胃肠动力异常、肠道菌群失调等因素有关。
1、腹痛
腹痛是肠易激综合征最常见的症状,多位于下腹部,呈阵发性绞痛或隐痛,排便后常可缓解。腹痛可能与内脏高敏感性有关,肠道对正常刺激的反应过度敏感,导致疼痛阈值降低。部分患者还伴有腹部不适感。
2、腹胀
腹胀表现为腹部饱胀感或腹部膨隆,尤其在进食后加重。这与胃肠动力异常导致的气体潴留有关,部分患者还可能出现肠鸣音亢进。腹胀症状常在夜间减轻,晨起时最为明显。
3、腹泻
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表现为排便次数增多,粪便呈稀水样或糊状,但一般不伴有夜间腹泻。腹泻可能与肠道蠕动过快、肠道分泌增加有关,排便后症状可暂时缓解,但容易反复发作。
4、便秘
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表现为排便困难、排便次数减少,粪便干硬呈羊粪状。这与结肠蠕动减慢、直肠敏感性降低有关,部分患者需要用力排便或借助手指辅助排便。
5、排便习惯改变
部分患者表现为腹泻与便秘交替出现,排便急迫感或排便不尽感明显。排便习惯改变可能与肠道动力紊乱、脑-肠轴调节异常有关,症状常因情绪波动、饮食不当等因素诱发或加重。
肠易激综合征患者应注意饮食调理,避免摄入产气食物如豆类、洋葱等,限制高脂肪、辛辣刺激性食物,适量补充膳食纤维;保持规律作息,适当进行有氧运动如散步、瑜伽等有助于改善症状;同时应学会压力管理,必要时可寻求心理疏导。若症状持续加重或出现报警症状如体重下降、便血等,应及时就医排除器质性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