膝盖脱臼怎么处理
膝盖脱臼可通过手法复位、固定制动、药物治疗、物理治疗、手术治疗等方式处理。膝盖脱臼通常由外伤、运动损伤、关节松弛、先天性发育异常、韧带损伤等原因引起。
1、手法复位
急性膝盖脱臼需立即就医,由专业医生进行手法复位。医生会根据脱臼方向采用牵引或推挤手法使髌骨归位,复位过程中可能伴随疼痛,必要时会使用局部麻醉。复位后需通过X光确认关节对位情况,避免复位不全或合并骨折未被发现。
2、固定制动
复位后需用膝关节支具或石膏固定4-6周,限制膝关节活动以促进韧带修复。固定期间应保持支具干燥清洁,定期检查皮肤受压情况。使用拐杖辅助行走时,患肢避免负重,防止再次脱位。固定拆除后需逐步进行关节活动度训练。
3、药物治疗
急性期可遵医嘱使用洛索洛芬钠片缓解疼痛肿胀,或口服迈之灵片改善局部血液循环。若存在关节腔积血,可能需穿刺抽吸后注射玻璃酸钠注射液保护软骨。慢性反复脱臼者可配合硫酸氨基葡萄糖胶囊营养关节软骨。
4、物理治疗
拆除固定后需进行系统康复训练,早期以股四头肌等长收缩为主,逐渐过渡到直腿抬高、抗阻训练。可结合超声波治疗促进组织修复,或采用冷热交替疗法改善关节活动度。平衡训练能增强膝关节稳定性,降低复发概率。
5、手术治疗
对于反复脱臼或合并严重韧带损伤者,可能需行关节镜下内侧髌股韧带重建术或胫骨结节移位术。术后需严格遵循康复计划,6-8周内避免剧烈运动。青少年患者若存在骨骼发育异常,可能需联合截骨矫形手术。
膝盖脱臼处理后3个月内应避免跑跳、深蹲等动作,日常行走建议佩戴护膝。加强股四头肌与腘绳肌力量训练,运动前充分热身。控制体重减轻关节负荷,补充钙质及维生素D维持骨骼健康。若出现关节卡压感或突发疼痛,需及时复查排除习惯性脱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