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判断婴儿肠梗阻
婴儿肠梗阻可通过呕吐、腹胀、排便异常、哭闹不安、腹部包块等症状判断,通常由先天性畸形、肠套叠、胎粪性腹膜炎、肠扭转、肠道感染等原因引起。
1、呕吐
婴儿肠梗阻早期常出现频繁呕吐,呕吐物可能含有胆汁或粪便样物质。呕吐与进食无关,且呈进行性加重。先天性肠道闭锁或狭窄导致的梗阻,呕吐多在出生后24小时内出现。肠套叠引起的梗阻,呕吐可能呈喷射状并伴随阵发性哭闹。
2、腹胀
腹胀是肠梗阻的典型表现,腹部膨隆程度与梗阻部位相关。高位梗阻腹胀可能不明显,低位梗阻则会出现全腹膨隆。触诊时可发现腹部张力增高,叩诊呈鼓音。腹胀会伴随肠鸣音亢进或减弱,严重时出现肠鸣音消失。
3、排便异常
完全性肠梗阻表现为排便停止,部分性梗阻可能仍有少量排便。胎粪排出延迟或异常提示可能存在先天性巨结肠等疾病。血便多见于肠套叠,呈果酱样大便。观察尿布中排便情况是家长判断的重要依据。
4、哭闹不安
婴儿因腹痛表现为阵发性剧烈哭闹,双腿屈曲至腹部,面色苍白。哭闹发作与肠蠕动增强相关,间歇期可能表现为嗜睡或精神萎靡。肠套叠患儿可能出现特征性的阵发性哭闹与安静交替现象。
5、腹部包块
部分肠梗阻可在腹部触及包块,肠套叠时右上腹可能触及腊肠样包块。先天性畸形如肠旋转不良可能在中腹部触及包块。包块质地、活动度、压痛情况对判断梗阻性质有重要价值。
家长发现婴儿出现可疑肠梗阻症状时,应立即禁食禁水并就医。就诊前可记录呕吐物性状、排便情况、哭闹规律等信息供医生参考。避免自行使用通便药物或按摩腹部,防止病情加重。母乳喂养的母亲需注意饮食清淡,人工喂养婴儿应按医嘱调整配方奶浓度。日常需注意观察婴儿腹部形态变化、精神状态及喂养情况,定期进行儿童保健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