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上感染了水泡型脚气怎么办
手上感染水泡型脚气可通过保持干燥清洁、外用抗真菌药物、避免接触传染源、穿透气手套、及时就医等方式治疗。水泡型脚气通常由真菌感染、皮肤屏障受损、免疫力低下、接触污染物、湿热环境等原因引起。
1、保持干燥清洁
每日用温水清洗患处后彻底擦干,避免使用碱性肥皂。可选用含酮康唑的洗剂辅助清洁,清洗后涂抹吸水性强的爽身粉。接触水或清洁剂时需佩戴防水手套,工作结束后立即脱下手套并擦干双手。
2、外用抗真菌药物
遵医嘱使用联苯苄唑乳膏、硝酸咪康唑软膏或特比萘芬凝胶等抗真菌药物。涂抹前需清洁患处,药物应覆盖水疱周围正常皮肤2厘米范围。用药期间观察是否出现皮肤灼痛、红肿等不良反应。
3、避免接触传染源
不与他人共用毛巾、手套等物品,家庭共用洗衣机时建议60℃以上水温清洗衣物。处理脚部真菌感染后需彻底洗手,避免交叉感染。公共场所尽量不使用共享健身器材或洗浴设施。
4、穿透气手套
日常可选择纯棉或抗菌材质手套,工作时佩戴丁腈材质防护手套。每2小时更换手套并晾晒,潮湿手套需及时更换。手套内层可撒少量抗真菌粉剂保持干燥。
5、及时就医
若水疱化脓、面积扩大或伴随发热需就诊皮肤科。医生可能开具口服伊曲康唑胶囊或氟康唑片剂,严重感染者需进行真菌培养检测。糖尿病患者出现手部感染应优先就医。
日常应减少糖分摄入以降低真菌繁殖风险,补充维生素B族增强皮肤抵抗力。避免长时间浸泡双手,洗手后使用无刺激护手霜。定期消毒手机、键盘等高频接触物品,更换旧手套及毛巾。症状缓解后仍需持续用药2周以防复发,家庭成员有类似症状需同步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