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朵堵住了怎么办
耳朵堵住可通过清理耳道、捏鼻鼓气、热敷、使用药物、就医处理等方式改善。耳朵堵住通常由耵聍栓塞、咽鼓管功能障碍、外耳道炎、中耳炎、气压损伤等原因引起。
1、清理耳道
耵聍栓塞是导致耳朵堵住的常见原因,表现为耳道被耵聍完全或部分堵塞。可使用温水冲洗或医用滴耳液软化耵聍,避免使用棉签等工具强行掏耳,以免将耵聍推入更深或损伤耳道。若自行处理无效,建议到医院由专业医生使用专用工具取出。
2、捏鼻鼓气
咽鼓管功能障碍可能导致耳内闷堵感,常见于感冒、鼻炎或乘坐飞机时。可尝试捏住鼻子闭口鼓气,促使咽鼓管开放平衡中耳压力。该方法对气压性耳堵效果较好,但急性中耳炎患者禁用。
3、热敷
外耳道炎引起的耳堵可能伴随红肿疼痛,可用温热毛巾敷于患耳,每次10-15分钟。热敷能促进局部血液循环,缓解炎症反应。注意温度不宜过高,避免烫伤皮肤。若出现流脓等感染症状需及时就医。
4、使用药物
细菌性外耳道炎可使用氧氟沙星滴耳液,真菌感染可用克霉唑滴耳液,过敏性炎症可遵医嘱使用氢化可的松新霉素滴耳液。使用前需清洁耳道,药物温度应接近体温,滴药后保持患耳朝上5分钟。禁止自行使用药物超过一周。
5、就医处理
中耳积液导致的耳堵需进行声导抗检查,必要时行鼓膜穿刺术。突发性耳聋伴耳堵感需在72小时内接受糖皮质激素和改善微循环治疗。耳鼻喉科医生可能根据情况选择鼓膜置管术、咽鼓管球囊扩张术等专业处理。
日常应注意避免频繁掏耳,游泳时使用耳塞防止进水,感冒时及时治疗鼻部症状。乘坐飞机时可咀嚼口香糖促进咽鼓管开放,潜水时需做好耳压平衡训练。若耳堵持续超过3天或伴随听力下降、眩晕等症状,应立即到耳鼻喉科就诊,避免延误治疗导致永久性听力损伤。保持耳道干燥清洁,改掉用力擤鼻的习惯,有助于预防耳朵堵塞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