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患者怎么控制血糖

2025-09-01 16:50:15

糖尿病患者可通过饮食调节、运动干预、血糖监测、药物治疗、健康教育等方式控制血糖。糖尿病是一种以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长期血糖控制不佳可能导致多种并发症。

1、饮食调节

糖尿病患者需严格控制每日总热量摄入,选择低升糖指数食物如燕麦、糙米等全谷物,搭配优质蛋白如鱼类、豆制品。减少精制糖和饱和脂肪摄入,增加非淀粉类蔬菜如西蓝花、菠菜的占比。建议采用少量多餐模式,避免暴饮暴食加重胰岛负担。

2、运动干预

规律进行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等,每周至少150分钟中等强度运动,可显著提高胰岛素敏感性。抗阻训练如弹力带练习每周2-3次,有助于增加肌肉葡萄糖摄取。运动前后需监测血糖,避免运动性低血糖发生。

3、血糖监测

使用血糖仪定期监测空腹及餐后血糖,记录波动规律。糖化血红蛋白检测每3-6个月一次,反映长期血糖控制水平。动态血糖监测系统可提供连续血糖曲线,帮助发现隐匿性高血糖或低血糖事件。

4、药物治疗

口服降糖药如二甲双胍片可抑制肝糖输出,格列美脲片促进胰岛素分泌。胰岛素注射液适用于胰岛功能衰竭患者,包括基础胰岛素和餐时胰岛素。GLP-1受体激动剂如利拉鲁肽注射液能延缓胃排空并促进胰岛β细胞再生。

5、健康教育

学习糖尿病自我管理知识,掌握足部护理、低血糖应对等技能。定期接受并发症筛查如眼底检查、尿微量白蛋白检测。建立健康档案跟踪病情变化,与医疗团队保持长期随访沟通。

糖尿病患者需建立个体化血糖控制目标,一般空腹血糖控制在4.4-7.0mmol/L,餐后2小时血糖低于10.0mmol/L。保持规律作息,戒烟限酒,每日饮水1500-2000ml。注意足部清洁防护,穿着透气棉袜和宽松鞋子。出现持续高血糖或反复低血糖时应及时就医调整治疗方案。家属应学习急救知识,家中常备葡萄糖片应对突发低血糖。

健康诊疗 最新动态
查看全部»

问答科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