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移植的心脏哪来的
心脏移植的心脏主要来源于脑死亡但心脏仍在跳动的器官捐献者,需通过严格的医学评估和匹配程序获取。
心脏移植是终末期心脏病患者的重要治疗手段,其供体心脏需满足多项医学标准。捐献者通常因严重脑损伤或脑出血被判定为脑死亡,但通过呼吸机维持心肺功能,此时心脏仍保持跳动和供血能力。医疗团队会评估捐献者年龄、心脏功能、血型匹配度、体型匹配度以及有无传染性疾病等因素,符合条件的心脏会通过专业器官保存液和低温运输设备快速转运至受体医院。
极少数情况下可能采用活体心脏移植技术,即从一名心脏功能正常的捐献者体内取出部分心脏组织用于儿童受体,但该技术对供受体匹配度要求极高且存在伦理争议。所有器官获取流程均需遵循国家人体器官移植条例,经红十字会器官捐献协调员见证,并取得捐献者生前书面同意或家属签字确认。
接受心脏移植后的患者需终身服用免疫抑制剂预防排异反应,定期进行心内膜活检和血液药物浓度监测,保持低盐低脂饮食并避免剧烈运动。建议术后每3个月复查超声心动图和冠脉造影,警惕移植心脏血管病变的发生。日常生活中应注意预防感染,避免去人群密集场所,出现发热、心悸或呼吸困难等症状时需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