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月月经一直没来,怎么办
月经推迟可通过调整生活方式、排查妊娠、药物治疗、激素治疗、就医检查等方式处理。月经推迟通常由精神压力、妊娠、内分泌失调、多囊卵巢综合征、甲状腺功能异常等原因引起。
1、调整生活方式
长期熬夜或过度节食可能导致下丘脑功能抑制,表现为月经推迟。建议保持规律作息,每日睡眠7-8小时,适当增加全谷物、瘦肉等营养摄入。可配合每日30分钟有氧运动,但需避免剧烈运动。持续1-2个月经周期未改善需就医。
2、排查妊娠
育龄女性停经需优先排除妊娠可能。居家可使用早孕试纸检测晨尿,但需注意宫外孕等特殊情况可能呈现假阴性。若检测阴性但持续停经超过40天,或伴有下腹坠痛、不规则出血等症状,建议妇科就诊完善血HCG检查和超声检查。
3、药物治疗
黄体酮胶囊常用于孕激素不足导致的月经推迟,需连续服用5-10天,停药后3-7天可出现撤退性出血。乌鸡白凤丸适用于气血两虚型月经后期,含当归、川芎等成分。益母草颗粒能活血调经,对血瘀型闭经有效。所有药物均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4、激素治疗
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可能出现持续无排卵,表现为月经稀发或闭经。医生可能开具炔雌醇环丙孕酮片调节周期,或使用来曲唑片促排卵。治疗期间需定期监测肝功能和子宫内膜厚度。甲状腺功能减退者需补充左甲状腺素钠片,通常用药后1-2个月经周期可恢复。
5、就医检查
持续3个月以上闭经需完善性激素六项、甲状腺功能、盆腔超声等检查。高泌乳素血症需行垂体MRI排查微腺瘤。40岁以上女性出现月经紊乱应检测抗缪勒管激素评估卵巢储备功能。根据检查结果可能需采用腹腔镜卵巢打孔术等手术治疗。
建议记录基础体温帮助判断排卵情况,避免过度焦虑加重内分泌紊乱。日常可适量食用豆浆、亚麻籽等植物雌激素食物,但不宜过量。突然出现的月经变化伴随头痛、视力改变、泌乳等症状需立即就诊。长期月经不调可能影响生育功能,建议尽早就医明确病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