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摔倒后脑勺着地怎么办
儿童摔倒后脑勺着地可通过观察意识状态、检查外伤、避免移动头部、及时就医、完善影像学检查等方式处理。儿童头部外伤通常由跌落碰撞、运动损伤、意外事故、颅骨发育不完善、颅内血管脆弱等原因引起。
1、观察意识状态
立即确认儿童是否清醒,呼叫其名字并观察反应。若出现嗜睡、烦躁、持续哭闹或无法唤醒,提示可能存在脑震荡或颅内损伤。此时须保持儿童侧卧位防止呕吐物阻塞呼吸道,记录异常表现及发生时间,为后续诊疗提供依据。家长需避免摇晃或拍打儿童试图唤醒。
2、检查外伤
轻柔触摸头部查看有无肿胀、凹陷或开放性伤口。发现头皮血肿可冷敷10-15分钟减轻出血,但禁止按压。若存在活动性出血,用清洁纱布持续按压止血。注意检查耳鼻是否流出透明液体或血液,此类脑脊液漏征象需绝对禁止堵塞,家长应立即联系急救。
3、避免移动头部
疑似颈椎损伤时须固定头颈部,可用毛巾卷置于颈部两侧限制活动。搬运时应保持头颈与躯干呈直线,三人协同平移至硬质担架。期间禁止喂食喂水,防止呕吐引发窒息。家长需持续监测呼吸脉搏,直至专业医疗人员接手。
4、及时就医
出现呕吐超过2次、抽搐、瞳孔不等大、肢体无力等危险信号时,需立即送往具备儿科急诊资质的医疗机构。轻度头外伤也建议12-24小时内完成专业评估,医生可能开具布洛芬混悬液缓解头痛,或使用甘露醇注射液降低颅内压,但禁止家长自行用药。
5、完善影像学检查
根据病情选择头颅CT或核磁共振检查,明确是否存在颅骨骨折、硬膜下血肿等病变。对于无高危因素但持续哭闹的婴幼儿,医生可能建议使用小儿伪麻黄碱滴剂缓解不适,或安排留院观察6-8小时。家长需配合记录后续48小时内的饮食、睡眠及行为变化。
受伤后24-48小时内应保持安静休息,避免剧烈活动或屏幕刺激。睡眠时每2-3小时唤醒一次确认意识状态。饮食选择易消化的米粥、面条等,少量多次补充水分。后续1周内注意观察是否出现步态不稳、频繁抓头、拒食等迟发症状,定期随访至症状完全消失。恢复期可适当补充富含卵磷脂的鸡蛋、鱼类等食物促进神经修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