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低血糖怎么办
急性低血糖可通过进食含糖食物、静脉注射葡萄糖、调整降糖药物、监测血糖、及时就医延误等方式处理。急性低血糖通常由降糖药物过量、饮食不规律、剧烈运动、胰岛素瘤、肝肾功能异常等原因引起。
1、进食含糖食物
发生急性低血糖时,若患者意识清醒,可立即进食15-20克快速吸收的碳水化合物,如葡萄糖片、含糖饮料、蜂蜜等。糖分能迅速被肠道吸收进入血液,帮助血糖在10-15分钟内回升至安全水平。避免选择巧克力等高脂肪食物,因其升糖速度较慢。
2、静脉注射葡萄糖
对于意识模糊或无法口服的患者,需立即静脉注射50%葡萄糖溶液20-40毫升。严重低血糖可能导致脑细胞不可逆损伤,静脉补糖能确保药物直接进入血液循环。注射后需持续监测血糖,防止反弹型高血糖。
3、调整降糖药物
反复发作的低血糖需重新评估降糖方案。可能与胰岛素注射剂量过大、磺脲类药物蓄积或用药后未及时进食有关。医生可能减少胰岛素用量、更换降糖药品种类或调整给药时间,同时指导患者识别低血糖先兆症状。
4、监测血糖
发作后应每小时监测指尖血糖直至稳定,记录低血糖发生时间、诱因及处理措施。动态血糖监测系统能发现无症状性低血糖,尤其适用于夜间低血糖高风险患者。血糖日志有助于医生优化治疗方案。
5、及时就医延误
若自行处理后血糖未回升或出现抽搐、昏迷等严重症状,须立即呼叫急救。持续性低血糖可能提示胰岛素瘤、肾上腺功能不全等疾病,需进行胰腺CT、激素水平测定等检查。延误治疗可能导致脑水肿、心律失常等并发症。
预防急性低血糖需规律进食碳水化合物,运动前后监测血糖并备好糖块,避免空腹饮酒。糖尿病患者应随身携带医疗警示卡,家属需学习胰高血糖素注射方法。定期复查糖化血红蛋白和肝肾功能,调整饮食与药物剂量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出现心慌、出汗等预警症状时立即测血糖并补充糖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