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判断自己是否得了艾滋病
判断是否感染艾滋病需通过专业医学检测,不能仅凭症状自我诊断。艾滋病病毒感染的诊断方式主要有血液抗体检测、核酸检测、抗原抗体联合检测等。高危行为后需及时就医筛查,窗口期可能出现假阴性结果。
1、高危行为评估
无保护性行为、共用注射器、职业暴露等是主要传播途径。若存在上述高危行为,即使无典型症状也建议检测。病毒暴露后2-4周可能出现急性期症状,包括持续低热、淋巴结肿大、咽痛等类似流感表现。
2、实验室检测
抗体检测是最常用方法,包括快速检测试纸和酶联免疫法。窗口期通常为3-12周,此期间可能出现假阴性。核酸检测可在感染后7-14天检出病毒RNA,适用于早期诊断。抗原抗体联合检测将窗口期缩短至2-6周。
3、症状识别
急性期症状缺乏特异性,慢性期可能持续数年无症状。进入艾滋病期会出现机会性感染,表现为持续腹泻、反复肺炎、真菌感染等。卡波西肉瘤、淋巴瘤等恶性肿瘤也是典型指征。
4、检测流程
初筛阳性需进行补充试验确诊,包括蛋白印迹试验或核酸检测。确诊后需立即启动抗病毒治疗,规范用药可有效控制病毒载量。各地疾控中心提供免费咨询检测服务,检测结果严格保密。
5、预防措施
正确使用安全套可阻断性传播,暴露后72小时内可服用阻断药物。避免共用针具,医疗操作严格消毒。感染者须定期监测CD4细胞计数和病毒载量,保持良好营养状态有助于免疫系统维护。
发生高危行为后应及时到传染病医院或疾控中心检测,避免恐慌性自我诊断。日常避免血液和体液接触,规范治疗下感染者预期寿命已接近常人。保持积极心态,严格遵医嘱用药是控制病情的关键,营养均衡和适度运动有助于维持免疫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