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牙后什么情况要输液
拔牙后是否需要输液主要取决于术后感染风险或全身健康状况,存在严重感染、免疫功能低下、复杂拔牙创伤等情况时通常需要输液治疗。
拔牙后出现明显肿胀疼痛伴随发热,或创面持续渗血超过24小时,可能提示细菌感染需静脉输注抗生素。常用药物包括注射用头孢呋辛钠、注射用克林霉素磷酸酯等,可覆盖口腔常见致病菌。糖尿病患者、长期服用免疫抑制剂者等免疫功能低下人群,即使无明显感染症状,也可能需要预防性输液控制感染风险。
涉及多颗牙拔除、阻生齿劈冠术等复杂操作造成较大创伤时,为减少组织水肿和促进愈合,可能需输注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等抗炎药物。合并心血管疾病、凝血功能障碍等系统性疾病患者,若术后出现血压波动或凝血异常,需通过输液维持水电解质平衡或补充凝血因子。少数情况下因剧烈疼痛无法进食导致脱水,需短期静脉补充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
拔牙后应保持口腔清洁,术后24小时内避免刷牙漱口以防止血凝块脱落,48小时后可开始用氯己定含漱液轻柔漱口。选择温凉流质或软食,避免辛辣刺激食物,用健侧咀嚼减少创面刺激。术后3天内避免剧烈运动和热水浴,睡眠时垫高枕头减轻面部肿胀。若出现持续剧痛、肿胀加重、张口困难或发热超过38.5℃,应立即复诊评估是否需要输液治疗。日常可含服医用冰袋缓解肿胀,但禁止吮吸创口或使用吸管,吸烟饮酒至少推迟至术后72小时以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