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湿疹是怎么回事
慢性湿疹可能由遗传因素、环境刺激、皮肤屏障功能障碍、免疫异常、微生物感染等原因引起,可通过保湿修复、外用药物、口服药物、光疗、中医调理等方式治疗。
1、遗传因素
部分患者存在特应性体质家族史,这类人群皮肤屏障功能天生较弱,易受外界刺激诱发湿疹。日常需避免过度清洁,使用无刺激保湿霜如凡士林修复皮肤屏障。遗传因素导致的湿疹往往伴随皮肤干燥脱屑,婴幼儿期即可发病。
2、环境刺激
长期接触洗涤剂、化学溶剂等刺激性物质会破坏皮肤保护层,表现为手部等接触部位反复出现红斑、丘疹。建议从事相关职业时佩戴防护手套,工作后立即使用含神经酰胺的润肤乳。环境因素诱发的湿疹常见于家庭主妇、医护人员等职业群体。
3、皮肤屏障功能障碍
皮肤角质层结构蛋白缺陷会导致水分流失加速,表现为皮肤干燥皲裂伴剧烈瘙痒。这类患者需长期使用含尿素或乳酸的保湿剂,避免热水烫洗。严重时可遵医嘱使用他克莫司软膏或吡美莫司乳膏调节局部免疫反应。
4、免疫异常
Th2型免疫反应过度激活会导致皮肤炎症介质释放,引起慢性苔藓样变和色素沉着。可检测血清IgE水平辅助诊断,治疗需联合外用糖皮质激素如丁酸氢化可的松乳膏,严重者口服环孢素软胶囊。免疫异常型湿疹常合并过敏性鼻炎或哮喘。
5、微生物感染
金黄色葡萄球菌等微生物定植会加重皮肤炎症反应,表现为渗出结痂和周边卫星灶。需进行细菌培养后针对性使用莫匹罗星软膏,合并真菌感染时联用酮康唑乳膏。感染因素导致的湿疹多见于皱褶部位,往往伴随明显异味。
慢性湿疹患者应建立长期皮肤管理计划,选择棉质透气衣物,避免羊毛等刺激性材质。洗澡水温控制在37℃以下,时间不超过10分钟,沐浴后3分钟内涂抹保湿剂。饮食上注意记录可疑过敏食物,适当补充维生素D和Omega-3脂肪酸。保持居住环境湿度在50%左右,定期清洗床品并使用防螨罩。若出现皮肤破溃感染或全身症状需及时就医调整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