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婴儿发抖是怎么回事

2505次浏览

婴儿发抖可能由生理性震颤、低钙血症、低血糖、癫痫、脑损伤等原因引起,可通过保暖、补钙、补糖、抗癫痫治疗、神经修复等方式干预。

1、生理性震颤:

新生儿神经系统发育不完善时可能出现四肢轻微抖动,多发生在睡眠或受冷刺激时。表现为短暂、对称的肢体颤动,通常无须特殊处理,注意保暖即可缓解。家长可将室温维持在24-26℃,穿着适度衣物,避免冷风直吹。

2、低钙血症:

维生素D缺乏或甲状旁腺功能异常可能导致血钙降低,引发肌肉痉挛性抖动。常伴随易惊、多汗、枕秃等症状。可遵医嘱使用葡萄糖酸钙口服溶液、维生素D滴剂等补充剂,母乳喂养婴儿建议母亲增加乳制品摄入。

3、低血糖:

喂养不足或代谢异常时,血糖低于2.6mmol/L可能引起全身颤抖。多见于早产儿或糖尿病母亲所产婴儿。需立即喂食母乳或10%葡萄糖水,严重时需静脉输注葡萄糖注射液。家长应按时喂养,观察进食反应。

4、癫痫发作:

婴儿痉挛症等癫痫综合征可表现为节律性肢体抽动,常伴意识障碍。脑电图检查可见异常放电,需使用左乙拉西坦口服溶液、丙戊酸钠糖浆等抗癫痫药物控制发作。发作时应保持呼吸道通畅,记录发作时长及表现。

5、脑损伤:

缺氧缺血性脑病、颅内出血等可能导致不自主抖动。多伴随肌张力异常、喂养困难等表现。需神经科评估后采用鼠神经生长因子注射液等神经营养药物,配合康复训练。家长需定期随访发育评估。

日常需保持婴儿睡眠环境安静舒适,避免强光噪音刺激;按需哺乳保证营养摄入,早产儿或高危儿可增加喂养频率;记录抖动发生时间、持续时间及诱发因素,定期进行儿童保健体检;若抖动频繁发作、持续时间超过5分钟或伴随发热、呕吐等症状,应立即就医排查病理性因素。注意观察婴儿精神状态及生长发育曲线,避免过度包裹导致体温过高。

相关推荐

淋了雨怎么预防感冒
淋雨后可通过及时更换衣物、饮用姜茶、补充维生素C、保证充足睡眠、监测体温等方式预防感冒。
手指上起小水泡怎么回事
手指上起小水泡可能与汗疱疹、接触性皮炎、手癣、湿疹、单纯疱疹病毒感染等因素有关。可通过局部用药、抗感染治疗、避免刺激物接触等方式缓解。
备孕前准备吃什么食物
备孕前可以适量吃富含叶酸的食物、含铁丰富的食物、含钙丰富的食物、含优质蛋白的食物、含维生素E的食物等,有助于提高受孕概率并为孕期储备营养。
甲流退烧后应该吃什么药
甲流退烧后若无并发症通常无须服药,若存在持续症状可遵医嘱使用奥司他韦颗粒、连花清瘟胶囊、布洛芬混悬液、对乙酰氨基酚片、盐酸氨溴索口服溶液等药物。
脸上起了红斑怎么办
脸上起了红斑可通过冷敷、使用保湿霜、避免刺激、外用药物、口服药物等方式缓解。红斑可能与过敏、日晒、皮肤炎症、接触性皮炎、玫瑰痤疮等因素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