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动脉瓣狭窄是怎么引起的
肺动脉瓣狭窄可能由先天性发育异常、风湿性心脏病、感染性心内膜炎、类癌综合征、法洛四联症等原因引起。肺动脉瓣狭窄通常表现为呼吸困难、心悸、胸痛等症状,可通过心脏彩超、心电图等检查明确诊断。
1、先天性发育异常
先天性肺动脉瓣狭窄是最常见的原因,可能与胚胎期心脏发育异常有关。患者瓣膜增厚、粘连或形成二叶瓣畸形,导致右心室血液流出受阻。轻度狭窄可能无症状,中重度狭窄需通过球囊扩张术或外科瓣膜成形术治疗。常用检查手段包括超声心动图和心导管检查。
2、风湿性心脏病
风湿热反复发作可导致肺动脉瓣膜增厚、钙化,造成瓣口狭窄。这类患者往往合并二尖瓣病变,表现为劳力性呼吸困难、咯血等症状。治疗需控制链球菌感染,严重者需行瓣膜置换术。药物可选择青霉素V钾片预防感染,阿司匹林肠溶片抗炎。
3、感染性心内膜炎
细菌感染瓣膜后形成赘生物,可能破坏瓣膜结构或造成瓣膜穿孔。患者会出现发热、心脏杂音变化等表现。治疗需足量使用抗生素如注射用青霉素钠,严重瓣膜损毁需手术干预。血培养和经食道超声有助于明确诊断。
4、类癌综合征
类癌肿瘤分泌的活性物质可引起肺动脉瓣及三尖瓣纤维化,导致瓣膜固定于半开放状态。这类患者常有皮肤潮红、腹泻等类癌综合征表现。治疗原发肿瘤是关键,可选用奥曲肽注射液控制症状,严重狭窄需瓣膜手术。
5、法洛四联症
这种复杂先天性心脏病合并肺动脉瓣狭窄、室间隔缺损等畸形。患儿表现为发绀、杵状指,需在婴幼儿期进行根治手术。术前可服用盐酸普萘洛尔片缓解缺氧发作,术后需长期随访心功能。
肺动脉瓣狭窄患者应避免剧烈运动,定期复查心脏功能。饮食需控制钠盐摄入,适量补充优质蛋白。出现活动后气促加重、下肢水肿等症状时需及时就诊。术后患者应遵医嘱服用华法林钠片等抗凝药物,并监测凝血功能。日常注意预防呼吸道感染,接种流感疫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