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打卡介苗后的反应
宝宝接种卡介苗后可能出现局部红肿、硬结、化脓等反应,属于正常免疫应答。卡介苗接种后反应主要有注射部位红肿、硬结形成、局部化脓破溃、腋下淋巴结肿大、低热等表现。
1、注射部位红肿
接种后24-48小时内注射部位可能出现直径5-10毫米的红肿,触摸有轻微压痛。这与疫苗刺激机体产生免疫反应有关,通常无须特殊处理,保持局部清洁干燥即可。避免抓挠或热敷红肿区域,一般3-5天可自行消退。
2、硬结形成
接种2-4周后约90%婴儿会出现直径4-8毫米的硬结,质地坚实,表面皮肤呈暗红色。这是疫苗中减毒结核杆菌引发局部特异性免疫反应的标志,家长可用无菌纱布覆盖保护,避免衣物摩擦。硬结通常持续2-3个月后逐渐软化吸收。
3、局部化脓破溃
接种后4-8周部分婴儿会出现注射部位化脓,形成直径3-5毫米的白色小脓疱,随后破溃渗出淡黄色液体。此为正常卡介苗接种后的迟发型超敏反应,家长需用生理盐水清洁创面,覆盖透气敷料,禁止挤压或涂抹药膏。溃疡面一般在2-4周内结痂愈合。
4、腋下淋巴结肿大
少数婴儿在接种后2-6个月可能出现同侧腋下淋巴结轻度肿大,直径多小于1厘米,触之可活动且无压痛。这与疫苗抗原经淋巴系统迁移有关,若淋巴结持续增大超过2厘米或出现皮肤发红、发热等症状,需及时就医排除感染。
5、低热
接种后24小时内部分婴儿可能出现体温37.5-38℃的低热,通常持续1-2天自行缓解。可适当增加水分摄入,避免包裹过厚。若体温超过38.5℃或伴有拒奶、嗜睡等症状,需警惕其他感染可能。
卡介苗接种后应保持注射部位清洁干燥,避免沾水或使用创可贴密闭覆盖。哺乳期母亲无需调整饮食,但需观察婴儿有无过敏反应。接种后2-3个月局部形成小疤痕属于正常现象,若出现接种侧腋下淋巴结持续肿大、全身高热、接种部位异常肿胀等情况,建议及时至儿科或预防保健科就诊。常规免疫反应期间可继续母乳喂养,无须暂停其他疫苗的接种计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