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内固定手术后保养
腰椎内固定手术后需严格遵循阶梯式康复原则,核心保养措施包括伤口护理、体位管理、康复训练、营养支持和定期复查。
1、伤口护理
术后7-10天内保持敷料干燥清洁,使用医用防水贴覆盖后可短时淋浴。若出现渗液、红肿或发热,需立即就医。拆线前每日用碘伏消毒伤口,避免抓挠或挤压手术部位。洗澡时水温不宜超过40℃,禁止盆浴或泡澡。
2、体位管理
术后6周内使用硬板床,采取轴线翻身法每2小时变换体位。仰卧位时膝关节下方垫软枕,侧卧位时双腿间夹抱枕。禁止突然扭转腰部,起床时先侧身再用手臂支撑起身。乘坐交通工具需佩戴腰围,避免急刹车导致冲击。
3、康复训练
术后第2天开始踝泵运动,每日3组每组20次。2周后逐步增加直腿抬高、臀桥等训练,6周后引入核心肌群激活练习。所有动作需在康复师指导下进行,疼痛评分超过3分即停止。禁止弯腰搬重物、久坐超过1小时等行为。
4、营养支持
每日保证1.2-1.5g/kg优质蛋白摄入,优先选择鱼肉、蛋清及乳清蛋白粉。补充维生素D 800IU/天搭配钙剂500mg,促进骨愈合。控制精制糖摄入,多食西蓝花、猕猴桃等富含维生素C的蔬果。戒烟戒酒以避免血管收缩影响愈合。
5、定期复查
术后1/3/6/12个月需行X线或CT检查,评估植骨融合情况。出现进行性下肢麻木、大小便功能障碍等神经症状时须急诊处理。内固定物一般无需取出,但若发生松动或感染需二次手术。每年进行骨密度检测,预防邻近节段退变。
术后3个月内使用可调节腰围支撑,从全天佩戴逐步过渡到活动时佩戴。建立饮食日志记录蛋白质和钙摄入量,每周测量腰围评估肿胀消退情况。睡眠时采用侧卧屈膝体位减轻椎间盘压力,床垫选择中等硬度独立弹簧款。康复期避免高尔夫、保龄球等旋转性运动,推荐游泳和骑固定自行车等低冲击锻炼。保持每日2000ml饮水量预防尿路感染,便秘者可服用乳果糖口服溶液软化粪便。心理方面可通过正念冥想缓解手术应激,家属需协助监测疼痛日记和用药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