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度阑尾炎应该怎么治疗
轻度阑尾炎可通过保守治疗、药物治疗、饮食调整、密切观察、必要时手术等方式干预。轻度阑尾炎通常由阑尾管腔阻塞、细菌感染等因素引起,可能表现为右下腹隐痛、低热等症状。
1、保守治疗
急性发作期需卧床休息,避免剧烈活动加重炎症。可通过局部热敷缓解腹痛,建议使用40℃左右温水袋敷于右下腹,每次15-20分钟。同时须禁食12-24小时,待呕吐症状缓解后逐步过渡至流质饮食。
2、药物治疗
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抗生素控制感染,常用注射用头孢呋辛钠、甲硝唑氯化钠注射液等。腹痛明显者可短期使用消旋山莨菪碱片解痉止痛。注意不可自行服用非甾体抗炎药,以免掩盖病情进展。
3、饮食调整
症状缓解后应从米汤、藕粉等流食开始,逐步添加蒸蛋羹、烂面条等低渣饮食。恢复期需避免辛辣刺激、高脂及产气食物,推荐少量多餐模式。每日饮水量保持1500-2000毫升,有助于预防便秘导致的腹压增高。
4、密切观察
居家治疗期间需每日监测体温3次,记录腹痛部位变化及排便情况。若出现疼痛持续加重、体温超过38.5℃、频繁呕吐或腹胀,提示可能进展为化脓性阑尾炎,须立即就医。
5、必要时手术
经保守治疗48小时无改善或反复发作的慢性阑尾炎,建议行腹腔镜阑尾切除术。该术式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的优势,术后24小时即可下床活动,通常3-5天可出院。
治疗期间应保持排便通畅,避免用力排便增加腹压。恢复期可进行散步等低强度活动,但2周内禁止提重物及剧烈运动。日常注意饮食卫生,规律进食富含膳食纤维的新鲜蔬菜水果,预防肠道功能紊乱。若出现不明原因右下腹不适,建议及时进行腹部超声检查排查复发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