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黄疸正常值是什么
新生儿黄疸正常值一般以血清总胆红素水平为判断标准,足月儿不超过220.6μmol/L,早产儿不超过256.5μmol/L。黄疸可能是生理性或病理性因素引起,需结合临床表现综合评估。
新生儿黄疸是胆红素代谢异常导致的皮肤、黏膜黄染现象。生理性黄疸通常在出生后2-3天出现,4-5天达高峰,血清总胆红素值足月儿不超过220.6μmol/L,早产儿不超过256.5μmol/L,且每日上升幅度小于85μmol/L。这类黄疸多在7-10天消退,早产儿可能延迟至2-4周。病理性黄疸则表现为出现时间早出生24小时内、进展快每日上升超过85μmol/L、程度重超过正常值上限或持续时间长足月儿超过2周,早产儿超过4周。母乳性黄疸属于特殊类型,可能与母乳中β-葡萄糖醛酸苷酶活性增高有关,通常不会引起严重危害。
家长应每日在自然光下观察新生儿皮肤黄染范围,若发现黄染蔓延至四肢或巩膜发黄,需及时就医检测胆红素水平。哺乳期母亲可适当增加喂养频次促进胆红素排泄,避免给新生儿喂食葡萄糖水等偏方。医护人员会通过经皮胆红素测定仪或血液检查动态监测数值,必要时采用蓝光照射、白蛋白输注等治疗。出院后应遵医嘱复查,警惕胆红素脑病等严重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