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脚麻危险大吗
糖尿病脚麻属于糖尿病神经病变的常见表现,存在一定危险性,可能提示周围神经损伤或血管病变。
糖尿病脚麻通常由长期高血糖导致周围神经和微血管损伤引起。早期表现为对称性足部麻木、刺痛或感觉减退,可能伴随皮肤干燥、温度觉异常。随着病情进展,可能出现足部溃疡、感染甚至坏疽,严重时需截肢。血糖控制不佳、病程超过10年、合并高血压或高脂血症的患者风险更高。自主神经病变还可导致足部汗液分泌减少,进一步增加皮肤皲裂和感染概率。
少数情况下,脚麻可能由腰椎间盘突出、维生素B12缺乏或甲状腺功能异常等非糖尿病因素引起。若脚麻突然加重、单侧出现或伴随肌力下降,需警惕急性脑血管病变或脊髓压迫等紧急情况。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出现脚麻可能与电解质紊乱相关。
糖尿病患者应每日检查双足有无破损,选择透气棉袜及宽松鞋子,避免赤脚行走。保持足部清洁干燥,水温不超过37℃,修剪趾甲时避免损伤甲床。每3-6个月进行神经病变筛查,包括10克尼龙丝试验和震动觉检测。严格控制血糖、血压和血脂,戒烟限酒。出现脚麻症状时及时就医,必要时进行神经电生理检查或下肢血管超声评估。营养方面可适量补充α-硫辛酸和维生素B族,但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