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情况需要做胃镜
出现反复上腹痛、吞咽困难、呕血黑便、不明原因消瘦或贫血等情况时通常需要做胃镜。胃镜检查主要用于诊断胃食管反流病、消化性溃疡、胃癌等疾病,也可用于筛查高危人群。
1、反复上腹痛
持续超过1个月的上腹部隐痛、胀痛或烧灼痛可能与慢性胃炎、胃溃疡有关。胃溃疡患者疼痛多发生在餐后1小时内,十二指肠溃疡则表现为空腹疼痛。这类患者需通过胃镜观察黏膜损伤程度,必要时取活检排除恶性病变。常用治疗药物包括奥美拉唑肠溶胶囊、铝碳酸镁咀嚼片、胶体果胶铋胶囊等。
2、吞咽困难
进行性加重的吞咽梗阻感可能是食管癌的早期信号,尤其伴随胸骨后疼痛时更需警惕。胃镜能直接观察食管狭窄部位及黏膜改变,同时可进行病理采样。食管炎患者可能出现类似症状,但多伴有反酸烧心,可使用雷贝拉唑钠肠溶片、多潘立酮片缓解。
3、呕血黑便
呕咖啡样物或排柏油样便提示上消化道出血,常见于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急性胃黏膜病变。胃镜不仅能明确出血部位,还能实施钛夹止血、注射硬化剂等治疗。出血期间需禁食,稳定后可逐渐过渡到流质饮食。
4、不明原因消瘦
6个月内体重下降超过10%且无明确诱因时,需排查消化道肿瘤。胃癌早期可能仅表现为食欲减退、早饱感,胃镜结合活检是确诊金标准。营养不良患者检查前需评估电解质水平,避免操作风险。
5、高危人群筛查
有胃癌家族史、长期幽门螺杆菌感染、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化生者,建议每1-2年进行胃镜监测。40岁以上人群若新发消化不良症状,也应考虑检查。筛查前需停用抗凝药7天,检查当日空腹6小时以上。
胃镜检查后2小时内应禁食禁水,之后从温凉流质开始逐步恢复饮食。术后可能出现咽喉不适,避免用力咳嗽。若出现持续胸痛、呕血需立即就医。日常需注意饮食规律,限制辛辣刺激食物,戒烟限酒,保持情绪稳定有助于胃肠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