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动脉硬化会导致什么后果
心脏动脉硬化可能导致心肌缺血、心绞痛、心肌梗死、心力衰竭、心律失常等后果。心脏动脉硬化通常与血脂异常、高血压、糖尿病等因素有关,建议患者及时就医。
心脏动脉硬化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简称,随着病情发展,血管壁逐渐增厚变硬,管腔狭窄会影响心肌供血。早期可能仅表现为活动后胸闷气短,随着狭窄程度加重,静息时也可能出现胸痛。若斑块破裂形成血栓完全堵塞血管,可导致心肌细胞坏死。长期缺血还会引起心脏扩大和收缩功能下降。部分患者可能出现心跳过快、过慢或不规则。
少数情况下,心脏动脉硬化可能诱发心脏骤停或猝死。这类急症常与不稳定斑块突然破裂有关,多发生于合并多重危险因素的患者。慢性缺血还可能引发心脏瓣膜功能异常或心包疾病。某些特殊类型动脉硬化如钙化性病变,可能增加介入治疗难度。
心脏动脉硬化患者需严格控制血压、血糖和血脂水平,戒烟限酒并保持规律运动。饮食上建议采用地中海饮食模式,多摄入深海鱼类、坚果和橄榄油,限制饱和脂肪酸和反式脂肪酸摄入。每周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等。定期监测心电图和心脏超声,遵医嘱使用抗血小板药物和他汀类药物。出现持续性胸痛、呼吸困难等症状时应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