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率过高是怎么回事
心率过高可能由生理性因素、药物影响、心血管疾病、内分泌疾病、贫血等原因引起,可通过生活方式调整、药物治疗、手术干预等方式改善。
1、生理性因素
剧烈运动、情绪激动、饮酒或摄入含咖啡因饮料等生理性刺激可导致短暂性心率加快。通常无需特殊治疗,休息后心率可逐渐恢复正常。日常需避免过度兴奋性活动,保持规律作息。
2、药物影响
部分支气管扩张剂、甲状腺激素制剂、抗抑郁药等药物可能引起心动过速。若出现心悸等不适,应及时就医调整用药方案,不可自行停药。医生可能建议更换为美托洛尔缓释片等β受体阻滞剂控制心率。
3、心血管疾病
心房颤动、室性心动过速等心律失常疾病可直接导致心率异常升高,常伴有胸闷、头晕等症状。确诊需通过动态心电图检查,治疗可选用盐酸胺碘酮片或进行射频消融手术。长期未控制可能诱发心力衰竭。
4、内分泌疾病
甲状腺功能亢进时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会加速心肌收缩频率。患者同时可能出现多汗、消瘦等症状。需进行甲状腺功能检测,常用甲巯咪唑片配合普萘洛尔片进行联合治疗。
5、贫血
重度贫血时机体代偿性增加心搏次数以保证供氧,表现为皮肤苍白、乏力伴心率增快。应完善血常规检查,针对缺铁性贫血可服用琥珀酸亚铁片,同时增加瘦肉、动物肝脏等富含铁元素食物的摄入。
日常应注意监测静息心率,成人正常值为60-100次/分。保持适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有助于增强心脏功能;避免高盐高脂饮食,限制每日咖啡因摄入量不超过400mg;学会压力管理技巧如深呼吸训练。若持续出现心率超过100次/分伴不适症状,建议尽早就诊心内科进行专业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