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牙后遗症有哪些
种植牙后遗症主要有种植体周围炎、种植体松动或脱落、神经损伤、上颌窦穿孔、邻牙损伤等。种植牙手术虽然技术成熟,但仍存在一定风险,需严格遵循术后护理规范。
1、种植体周围炎
种植体周围炎是种植牙后常见的炎症反应,主要表现为牙龈红肿、出血甚至化脓。种植体与骨结合不良或口腔卫生维护不当可能导致细菌感染,引发种植体周围黏膜炎或种植体周围炎。患者需定期进行专业清洁,使用氯己定含漱液辅助控制炎症,严重时需配合医生进行翻瓣清创手术。
2、种植体松动或脱落
种植体未能与颌骨形成良好骨结合时可能出现松动,常见于骨质疏松患者或术后过早负重。吸烟、糖尿病等全身因素会干扰骨愈合过程。若发生种植体脱落,需评估骨量条件后决定是否重新种植,必要时需先进行骨增量手术。
3、神经损伤
下颌后牙区种植可能损伤下牙槽神经,导致下唇及颏部麻木或刺痛感。术前通过三维影像精确测量神经管位置可降低风险。多数神经损伤为暂时性,3-6个月可自行恢复,严重者需使用甲钴胺片营养神经。
4、上颌窦穿孔
上颌后牙区骨量不足时,种植体可能穿入上颌窦腔,引发鼻窦炎症状如鼻塞、头痛。术前骨高度不足5毫米时建议先行上颌窦提升术。发生穿孔需立即使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预防感染,必要时手术修补窦膜。
5、邻牙损伤
种植手术可能损伤相邻牙根或牙周组织,尤其当邻牙存在倾斜或扭转时。术前数字化导板设计能精准定位种植体位置。若发生牙髓损伤需及时进行根管治疗,牙周损伤可使用盐酸米诺环素软膏局部给药。
种植牙术后应避免吸烟饮酒,使用软毛牙刷及牙线清洁种植体周围,每3-6个月进行专业维护。出现持续疼痛、肿胀或种植体暴露等情况需立即复诊。控制全身疾病如糖尿病可显著提高种植体长期存活率,术后1年内避免用种植牙啃咬硬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