嘴巴病毒性疱疹怎么办
湿疹后皮肤痒可通过保湿护理、冷敷缓解、外用药物、口服药物、光疗等方式治疗。湿疹通常由皮肤屏障受损、过敏反应、微生物感染、免疫异常、遗传因素等原因引起。
1、保湿护理
湿疹后皮肤痒需加强保湿修复皮肤屏障。选择不含香精、酒精的保湿霜,如含神经酰胺、尿素或凡士林成分的乳膏,每日涂抹3-5次。洗澡水温控制在37℃以下,避免使用碱性肥皂。家长需为孩子选择儿童专用保湿剂,如妙思乐思拓敏滋润霜。
2、冷敷缓解
用4-6℃冷藏的生理盐水浸湿纱布,敷于瘙痒部位5-8分钟,每日重复2-3次。冷敷可收缩毛细血管,降低神经末梢敏感性。注意避免冰袋直接接触皮肤,冻伤风险人群慎用。家长需监督儿童冷敷时间,单次不超过5分钟。
3、外用药物
中弱效糖皮质激素药膏如丁酸氢化可的松乳膏、地奈德乳膏适用于轻度瘙痒,每日1-2次连用不超过2周。钙调磷酸酶抑制剂如他克莫司软膏适合面部及长期使用。合并感染时可配合莫匹罗星软膏。家长需遵医嘱控制儿童用药剂量。
4、口服药物
第二代抗组胺药如氯雷他定片、西替利嗪滴剂可缓解夜间瘙痒,儿童需选用糖浆剂型。严重者可短期口服泼尼松片。免疫抑制剂如环孢素软胶囊适用于顽固性病例。所有口服药物均需医生评估后使用。
5、光疗
窄谱中波紫外线疗法适用于成人慢性湿疹,每周2-3次,需6-8周见效。治疗期间需佩戴防护眼镜,监测皮肤干燥等副作用。儿童光疗需严格评估获益风险比,通常不作为首选。
湿疹患者应穿着纯棉宽松衣物,避免搔抓导致继发感染。饮食上减少辛辣刺激及高组胺食物,如海鲜、芒果、巧克力等。保持居住环境湿度在50%-60%,定期清洗床品。若瘙痒持续加重、出现渗液或发热,应及时至皮肤科就诊。慢性湿疹患者可记录发作诱因,帮助医生调整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