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治疗心脏瓣膜和心室萎缩
心脏瓣膜和心室萎缩的治疗需根据病因及病情严重程度采取综合干预,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器械植入和手术治疗三种方式。心脏瓣膜病变可能与风湿热、退行性变等因素有关,心室萎缩常见于心肌缺血或心肌病晚期。
1、药物治疗
针对早期瓣膜反流或轻度心室功能减退,可遵医嘱使用利尿剂如呋塞米片减轻心脏负荷,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如培哚普利片改善心肌重构,β受体阻滞剂如美托洛尔缓释片控制心率。若存在感染性心内膜炎需联用注射用青霉素钠抗感染。
2、器械治疗
中重度病变伴心律失常者可植入心脏起搏器维持正常心律,心室不同步患者适用心脏再同步化治疗。严重二尖瓣反流可经导管植入MitraClip装置修复瓣膜。
3、外科手术
瓣膜严重钙化或狭窄需行主动脉瓣置换术,生物瓣或机械瓣选择需评估患者年龄及抗凝条件。终末期心室萎缩合并心力衰竭者可能需心室辅助装置植入或心脏移植。
4、康复管理
术后需长期服用华法林钠片抗凝,定期监测INR值。限制钠盐摄入并控制每日饮水量,采用6分钟步行试验评估运动耐量,循序渐进增加有氧训练。
5、病因控制
风湿性心脏病患者需定期注射苄星青霉素预防链球菌感染,冠心病患者需服用阿托伐他汀钙片稳定斑块。戒烟并控制血压低于130/80mmHg。
日常需保持低脂低盐饮食,每日钠摄入不超过2克,避免剧烈运动加重心脏负担。每月监测体重变化,3天内增长超过2公斤需警惕心衰加重。术后患者应每3个月复查心脏超声评估人工瓣膜功能,出现胸闷气促等不适症状应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