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衰和心力衰竭有什么区别吗
心衰和心力衰竭是同一疾病的不同表述,均指心脏泵血功能下降导致全身供血不足的临床综合征。
心力衰竭是医学标准术语,强调心脏收缩或舒张功能障碍的病理状态。心衰为临床常用简称,二者在诊断标准、治疗方案上完全一致。根据纽约心脏病学会分级,心力衰竭可分为I-IV级,表现为劳力性呼吸困难、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下肢水肿等症状。治疗需控制原发病如冠心病、高血压,同时使用利尿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等药物改善心功能。
部分患者可能将心衰误解为单纯心理疲劳,但实际属于器质性病变。心力衰竭需通过超声心动图、脑钠肽检测等确诊,严重程度与心脏射血分数相关。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需住院治疗,慢性稳定性心力衰竭以门诊管理为主,需长期限盐、监测体重变化。
心力衰竭患者日常需严格遵医嘱用药,避免擅自调整剂量。每日监测体重变化,若3天内增加2公斤以上应及时就医。饮食采用低盐配方,每日钠摄入控制在2000毫克以下。保持适度有氧运动如步行,但避免剧烈活动。戒烟限酒,保证充足睡眠。定期复查心电图、电解质等指标,出现气短加重、下肢水肿等情况需立即联系主治医师。家属应学习心肺复苏技能,家中备好急救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