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淋菌性尿道炎要怎么治疗
非淋菌性尿道炎可通过一般治疗、抗生素治疗、物理治疗、中医调理、手术治疗等方式干预。非淋菌性尿道炎通常由沙眼衣原体、解脲支原体等病原体感染引起,可能伴随尿频、尿道分泌物等症状。
1、一般治疗
保持会阴清洁干燥,每日用温水清洗外阴,避免使用刺激性洗剂。治疗期间禁止性生活,防止交叉感染。多饮水增加尿量冲刷尿道,减少病原体滞留。饮食需清淡,避免辛辣食物刺激尿道黏膜。
2、抗生素治疗
常用药物包括阿奇霉素片、多西环素片、左氧氟沙星片等。阿奇霉素片对沙眼衣原体有较强抑制作用,多西环素片可干扰病原体蛋白质合成,左氧氟沙星片能阻断细菌DNA复制。需根据药敏试验结果选择敏感抗生素,完成全程治疗。
3、物理治疗
采用微波治疗仪照射会阴部,通过热效应改善局部血液循环。超短波治疗可促进炎症吸收,缓解尿道水肿症状。红外线照射有助于减轻尿道灼热感,每日治疗15-20分钟。
4、中医调理
湿热下注证可用八正散加减,含车前子、瞿麦等利湿通淋药材。气滞血瘀型选用柴胡疏肝散配合金钱草颗粒。中成药如三金片、热淋清颗粒具有清热利湿功效,需辨证使用。
5、手术治疗
合并尿道狭窄时需行尿道扩张术,使用探条逐步扩张尿道。顽固性病例可采用尿道内灌注疗法,将药物直接作用于病灶。术后需留置导尿管2-3天,定期复查尿常规。
治疗期间应穿着宽松棉质内裤,避免久坐压迫会阴。观察尿液颜色与排尿疼痛变化,若出现血尿或发热需及时复诊。配偶需接受同步检查治疗,防止反复感染。治愈后3个月内定期复查病原体,保持规律作息增强免疫力,预防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