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心源性心脏病有哪些症状
慢性心源性心脏病主要表现为呼吸困难、乏力、水肿、心悸和胸痛等症状。这些症状通常与心脏泵血功能下降、血液循环障碍有关,可能由冠状动脉疾病、高血压性心脏病、心肌病等病因引起。
1、呼吸困难
慢性心源性心脏病患者常在活动后出现气促,严重时静息状态下也会感到呼吸费力。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是典型表现,患者可能因平卧时回心血量增加而被迫坐起。症状与肺淤血导致的肺泡换气功能障碍有关,常见于左心衰竭。
2、乏力
患者易感疲倦,轻微活动即出现体力不支。这与心输出量减少导致组织供氧不足相关,骨骼肌灌注减少会加重疲劳感。长期乏力可能影响日常生活能力,是心功能分级的重要评估指标。
3、水肿
双下肢凹陷性水肿是右心衰竭的典型体征,晨轻暮重。体液潴留可发展至腰骶部甚至全身,严重时出现腹腔积液。水肿源于静脉回流受阻和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激活导致的水钠潴留。
4、心悸
患者自觉心跳沉重或不规则,多由心律失常或心脏扩大引起。房颤、室性早搏等常见心律失常会导致脉搏短绌,可能伴随头晕等血流动力学改变症状。
5、胸痛
心绞痛样疼痛可能因心肌缺血缺氧发作,表现为胸骨后压榨性疼痛。部分患者出现不典型疼痛,与心脏扩大牵拉心包或合并冠状动脉疾病有关。持续胸痛需警惕急性冠脉综合征。
慢性心源性心脏病患者需限制钠盐摄入,每日食盐量不超过5克。适度进行有氧运动如步行,以不诱发症状为度。监测体重变化,每日晨起排尿后称重,3天内体重增加2公斤以上应及时就诊。保持情绪稳定,避免感染等诱发因素,遵医嘱规范使用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等药物,定期复查心电图和心脏超声评估心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