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恢复肺水肿
肺水肿可通过氧疗、药物治疗、体位调整、限制液体摄入、机械通气等方式治疗。肺水肿通常由心力衰竭、肺部感染、高原反应、中毒、肾功能不全等原因引起。
1、氧疗
肺水肿患者常伴随低氧血症,需立即给予高流量吸氧或面罩吸氧。严重者可考虑无创正压通气,氧疗能快速提高血氧饱和度,缓解呼吸困难症状。家庭氧疗需在医生指导下规范使用,避免氧中毒。
2、药物治疗
常用呋塞米注射液减轻肺淤血,硝酸甘油片扩张血管降低心脏负荷,吗啡注射液镇静并减轻呼吸困难。合并感染时需使用注射用头孢曲松钠等抗生素。药物使用需严格遵医嘱,监测电解质平衡。
3、体位调整
采取半卧位或端坐位可减少回心血量,降低肺毛细血管压力。双下肢下垂体位有助于减轻急性肺水肿症状。体位管理需配合心电监护,观察呼吸频率和血氧变化。
4、限制液体摄入
每日液体摄入量控制在1000-1500毫升,限制钠盐摄入不超过3克。记录24小时出入量,保持负平衡状态。肾功能不全者需根据肌酐清除率调整限水量。
5、机械通气
严重呼吸衰竭需气管插管行有创机械通气,采用呼气末正压模式改善氧合。无创通气适用于轻中度患者,可减少呼吸肌做功。通气参数需根据血气分析动态调整。
肺水肿恢复期应保持低盐低脂饮食,每日监测体重变化,避免剧烈运动和情绪激动。遵医嘱定期复查胸部X线、心脏超声等检查,规范服用利尿剂和血管扩张药物。出现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或咳粉红色泡沫痰时需立即就医。长期管理需控制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疾病,戒烟限酒,保持适度有氧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