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折会引起发烧吗
骨折可能会引起发烧,通常与局部炎症反应或继发感染有关。骨折后发热主要有创伤性炎症反应、血肿吸收热、伤口感染、肺部感染、深静脉血栓形成等原因。
骨折后局部组织损伤会释放炎症介质,可能引起低热,体温多在37.5-38.5摄氏度,持续1-3天可自行消退。开放性骨折或术后伤口护理不当可能导致细菌感染,表现为持续高热伴红肿热痛,需及时进行清创和抗生素治疗。长期卧床患者可能并发坠积性肺炎,出现咳嗽、咳痰伴发热症状。严重骨折可能导致脂肪栓塞综合征,早期出现呼吸困难与高热。下肢骨折患者制动期间可能形成深静脉血栓,继发肺栓塞时会出现突发高热和胸痛。
儿童骨折后更易出现明显发热反应,与免疫系统活跃有关。高龄或糖尿病患者骨折后感染风险显著增加,发热可能提示严重并发症。多发性骨折伴随大量软组织损伤时,发热程度往往更显著。使用内固定器材的患者若出现持续低热,需排查植入物相关感染。某些特殊类型骨折如骨盆骨折,更易引发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导致高热。
骨折患者出现发热时应密切监测体温变化,保持伤口清洁干燥,卧床期间定期翻身拍背预防肺部感染。适当抬高患肢促进静脉回流,早期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康复训练。补充高蛋白食物和维生素C有助于组织修复,每日饮水量应保持在2000毫升以上。若体温超过38.5摄氏度或发热持续超过3天,需立即就医进行血常规、C反应蛋白等检查。遵医嘱使用对乙酰氨基酚片等退热药物时,需注意避免掩盖感染症状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