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为什么女生长不高

67956次浏览

有些女生长不高是遗传基因影响所致,这种情况很难改善。另外体内雌激素水平过高、缺乏运动、经常吃甜食、情绪不稳定等也会影响长高,在日常生活中多注意,消除影响长高的因素,可以让身高更理想一些。

女生的身体发育要男生要早一些,上初中的时候许多女生要比同龄的男生高。但是中学之后身高基本上就不再增长,这时就明显矮于男生,甚至有些女生成年后身高还像初中生一样,那么为什么女生长不高呢?
  1、遗传基因所致
  如果父母个子都比较矮小,孩子长不高的可能性比较大。这是遗传基因决定的,而且很难改善。
  2、体内雌激素水平过高所致
  现在食品安全问题令人堪忧,许多食物中都可能会含有激素成分,女生经常吃这样的食物,有可能会导致体内的雌激素水平过高,会让骨骺线过早闭合,造成身高提前停止生长。建议在饮食上多注意,尤其是避免吃反季的水果和蔬菜等。
  3、缺乏运动所致
  大部分女生都不喜欢运动,放假的时候也喜欢宅在家中。但是经常不运动,会影响生长激素的分泌,影响骨骼对营养的吸收,这时常会影响到身高。所以女性想要长高时,要注意坚持适量的运动。
  4、经常吃甜食所致
  许多女孩子都喜欢吃甜食,但经常吃甜食,会阻碍骨骼对钙质的吸收,不利于骨骼的成长,也会影响身高。想要让自己长得更高一些,要注意减少甜食的进食量。
  5、情绪不稳定所致
  如果情绪一直不稳定,生活中特别容易焦虑,也会影响身高,想要长高,要注意保持心情愉悦。

相关推荐

01:12
儿童骨骺线闭合年龄是多大
骨骺线通常指的是骨骺和干骺端靠近关节的位置,儿童骨骺线闭合年龄通常是在18岁以后,且男女性存在差异,应根据具体原因进行相应的处理。骨骺线对于青少年的骨骼发育十分重要,但是若骨骺线闭合后,身高可能会停止生长,导致骨骼生长受到限制。若骨骺线自然消失,则通常表明机体的身高会停止生长。骨骺线闭合通常发生18岁以后,且男女性闭合时间存在差异,男性的骨骺线闭合年龄在20-22岁,女性在19-20岁。建议儿童在发育时期,多食用富含蛋白质、维生素的食物,例如鸡蛋、瘦肉等,可以补充身体所需的能量,有助于维持机体健康。此时还应适当进行慢走、打太极拳、瑜伽等活动,可以有效的增强儿童骨骼的成长与发育。建议身体出现异常症状的患者,及时前往医院检查,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针对性治疗,切不可自行用药,以免引起不适。
九岁男孩正常身高是多高
9岁男孩的标准身高是135.4cm。如果小于129.6cm,就是身高过矮。身高过矮有很多的因素,除了遗传因素之外,跟后天的营养、锻炼等因素有关。如果身高过矮要注意,引起身高过矮的因素,比如是否有充足的睡眠,是否有充足的锻炼时间,营养是否充分等,根据情况来做相应的处理。如果这些情况都排除以后,可以去到医院生长发育科,看有没有激素的问题,或者是其他的因素,如果是激素的问题,激素分泌过低,可以考虑注射生长激素来提高身高。总体上来讲,如果身高过低的话,主要是通过改善睡眠,早睡早起,促进生长激素的分泌,保证充足的营养,充足的锻炼来长身高。如果是身高高于141.2cm,算是身体超高,这种情况一般不需要特殊处理,体重就是28kg-36kg,如果低于28kg算是体重过低,高于36kg是体重过高,应该是身高和体重处在相对合理的比例。比如如果身高在130cm左右,体重的范围应该在26kg-33kg之间,如果身高在140cm左右,体重的范围应该是30kg-39kg之间。目前临床上最常见的是一些过度肥胖的患儿,过度肥胖会引起儿童生长激素的分泌下降,注意力下降,也会引起内分泌或代谢的疾病,所以需要注意控制过高体重儿童的体重。
语音时长 02:13

2021-11-05

87180次收听

03:27
17个月的宝宝发育标准身高体重
17个月的宝宝身高体重的发育标准分不同的性别,可以具体来看情况。如果是一个17个月的女宝宝,一般人群的中位或者平均的身高体重的标准,体重大概是10kg左右,身高大概是80cm左右,也就是说17个月的女宝宝,身高体重在10kg和80cm左右,上下的小范围内波动,是最合理或者可接受的大概的中位范围。17个月的男宝宝,大概的中位或者平均水平是10.8kg和81cm,男宝宝体重的可接受的上下限大概在10.2~11.5kg,身高的可接受的上下限范围大概在80~82.5cm左右。如果孩子体重是明显落后的,很可能提示存在营养不良的问题,就需要注意去寻找诱因,帮助孩子尽快的补充营养,追赶生长。
02:22
五个月出牙齿正常吗
五个月出牙是正常的。孩子的牙分为乳牙和恒牙两种,乳牙一般是在四个月到十个月开始萌出,如果超过十二个月还没有出牙才算异常的,如果早于四个月,也是异常的,所以五个月出牙是正常的。这个出牙跨度有长达半年的差异,和孩子家族性的遗传体质、营养状况,及孩子整个出生史都有一定关系。如果孩子五个月出牙,孩子的父母出牙比较早,或孩子营养状况是比较好的,所以见到五个月出牙不用特别担忧。但孩子从出牙之后,就要注意口腔卫生,可用纱布蘸淡盐水或温水给孩子拭牙,从小养成给孩子做牙齿清洁卫生的好习惯。
2个月宝宝吃手要阻止吗
2个月宝宝吃手不要阻止,这是孩子的正常生理反应,由于两个月宝宝已经开始有了意识,对外界的事物比较感兴趣,因此会有一定的自主能力,可能会观察手或者吃手,也可能会把手当成比较新鲜的事物,出现吃手的症状。这种情况表明孩子正在发育,对孩子的身体基本上没有什么影响,因此不必阻止。但是孩子吃手时一定要保持手部干净,如果手部比较脏,一定要擦拭干净之后再让宝宝吃手,以免导致细菌病毒感染,出现各种疾病。平时还需要多观察一下宝宝的身体症状,看有无出现其他的异常反应。
语音时长 01:09

2021-05-28

101788次收听

宝宝几个月能自己坐稳
大多数的宝宝在长到7个月至8个月左右的时候就可以完全坐稳,尤其是体质比较强壮的宝宝可能会在6个月的时候就已经会坐,但是每一个宝宝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并不是完全必须会在某个时间点会做哪些动作,只要宝宝身体处于健康状态,遵循正常的生长发育规律即可。此外建议家长应当注意宝宝的动作,避免宝宝出现磕碰的情况,以及注意给宝宝适当的增加辅食,适当的加强营养,合理膳食,必要的时候可能需要给宝宝适当的补充钙剂和微量元素,更有助于宝宝骨骼的发育以及正常的身体成长发育。
语音时长 01:08

2021-05-28

85159次收听

18岁跳绳可以长高吗
18岁跳绳是否能够长高还需要看个人的情况,如果已经完成发育,选择跳绳就不会有所长高,而相反在没有完成发育之前,跳绳会有一定刺激性效果。另外跳绳也有很多的优势,能够增强肺活量,提高人体免疫能力,预防骨质疏松。
小腿长的人能长很高吗
小腿长的人不能代表就会长得很高,因为身高受遗传因素、营养因素和运动因素多个方面。单纯看小腿是无法判断的,可以借助医学手段了解身高发展趋势,平时也要多吃含钙高和蛋白质高的食物,并且多做拉伸运动,这对长高个有帮助。
一岁女宝宝体重16斤正常吗
一岁女宝宝体重为16斤是不正常的,一岁女宝宝的体重应该是19斤左右。16斤有些偏轻。这可能是营养不良、身体虚弱导致;如果身高、体重都低于同龄儿童,也可能是生长激素缺乏引起的。
六个月的宝宝发育标准是什么
六个月的宝宝的标准体重是7.9千克左右,标准身高是67.6厘米左右,体格逐渐增强,神经系统日渐成熟,动作方面的发展很快,宝宝已经能够熟练翻身,很快能从仰卧位翻到侧卧位,又从侧卧位翻到俯卧位,会两只手同时去抓眼前的东西,但不会用手指尖捏东西,只能用手掌和全部手指生硬地抓东西,小手还不大会驱动手指,但能够自由地使用双手,手和眼睛的协调能力在进一步增强,认知上也有了飞跃,并开始有认生的表现。语言方面的表现为宝宝嘴里一刻不停地说着一些大人听不懂话,但大人能够感觉出宝宝所表达的意思,情绪方面变化快,宝宝高兴时会笑,受惊或心情不好时会哭,宝宝一天的奶量要控制在1000毫升以内,还可以在喂奶前喂些水或是菜汤,保证每天有充足的睡眠时间,并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
语音时长 01:38

2020-01-09

65825次收听

02:53
发育迟缓是怎么回事
生长发育的迟缓,对于它出现有几个方面的原因,主要从西医和中医两个角度进行分析。对于西医方面,生长发育出现的迟缓,有可能与激素水平的异常有关,因为甲状腺激素可以积极地促进孩子的生长发育,如果它分泌减少,有可能会出现生长发育的迟缓。同样还有可能是微量元素的缺乏所造成,缺锌时经常会表现为食欲降低、腹泻等。从中医的角度分析,脾主肌肉四肢,肾主骨生髓,出现生长发育的迟缓与脾肾关系密切相关。这种孩子脾胃后天的培补运化能力较差,不能正常地运化水谷精微,最终将影响其发育。
02:48
发育迟缓能自愈吗
生长发育迟缓能不能自愈,取决于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点看生长发育迟缓的原因,比如只是因为吃饭不好,表现得面黄肌瘦,体重身高较同龄人小,若给他调理脾胃是很快能够恢复够追赶生长的。另外对于生长发育迟缓,我们还要判断程度。若早期识别了生长发育迟缓比较轻的,治疗效果会非常理想。但是如果生长发育迟缓比较严重,在两个标准差之外或者在百分位P3以下,这时候可能不能够自愈,有可能需要借助于生长激素来达到弥补生长发育迟缓的缺陷。
胚胎发育迟缓是怎么回事
如果胎儿的发育明显落后于别的胎儿,还有孕期营养不足的时候,就会导致胚胎的发育受到影响。在孕期需要尽早的补充营养,防止出现这种情况。还要注意怀孕后不可以吸烟喝酒,这些现象对胎儿的影响非常大。
小孩个子矮小怎么办
如果孩子个子矮小,应该及时去医院检查,可以做生长激素药物激发试验、x线检查、甲状腺检查、颅脑磁共振检查等,发现问题对症治疗,还可以适当的补充生长激素,让孩子坚持做伸展性、跳跃性的运动,多吃含钙丰富的食物,让孩子有充足的睡眠,主意保持心情愉悦等,都有助于孩子长个子。
宝宝学走路的时间
对于正常孩子,按照神经系统发育的正常规律,孩子正常会走路的月龄段应该是12个月龄左右,最早可以10个月龄,最晚不应晚于1岁半,如果孩子过早学走路,认为是不太正常。因为按照正常神经系统发育规律,在哪个年龄段会做哪件事情都是人生的正常规律,但如果过早学走路或者过早会走路,也是大脑功能发育不完善的表现之一,称为大运动超前,实际上也是大运动发育落后的表现。有的家长会认为,我希望孩子走得早一些,他就智商会比别的孩子高,其实不是这样。如果孩子没有到神经系统发育成熟的月龄段,过早站立学走路会对孩子造成损伤:第一可以造成下肢的畸形,比如说O型腿或者X型腿;第二会对髋关节造成损伤,所以并不是孩子越早走路会越好,还是要按照孩子神经系统正常发育规律,顺其自然是最好的。
语音时长 01:41

2019-02-19

70793次收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