糠秕孢子菌毛囊炎
糠秕孢子菌毛囊炎是由马拉色菌感染引起的毛囊炎症性疾病,主要表现为胸背部红色丘疹或脓疱伴瘙痒。治疗需结合抗真菌药物与皮肤护理,主要有外用酮康唑乳膏、口服伊曲康唑胶囊、局部硫化硒洗剂、避免湿热环境刺激、穿透气衣物等措施。
1、外用酮康唑乳膏
酮康唑乳膏能抑制马拉色菌细胞膜合成,适用于轻中度皮损。每日薄涂患处1-2次,连用2-4周。使用后可能出现局部灼热感,避免接触眼周黏膜。合并细菌感染时需联用抗生素软膏如莫匹罗星软膏。
2、口服伊曲康唑胶囊
伊曲康唑胶囊通过干扰真菌细胞色素P450酶发挥作用,适用于广泛性皮损。常见不良反应包括胃肠不适和肝功能异常,用药期间需监测转氨酶。与特非那定等药物联用可能引发心律失常。
3、局部硫化硒洗剂
2.5%硫化硒洗剂具有抗真菌和角质溶解作用,可每周2-3次沐浴使用。需在皮肤停留5-10分钟后冲洗,避免接触银饰品。该制剂可能加重皮肤干燥,沐浴后建议涂抹保湿乳液。
4、避免湿热环境刺激
马拉色菌在高温高湿环境下繁殖活跃,患者应减少剧烈运动、桑拿等活动。夏季保持室内通风,工作环境闷热者需定时清洁皮肤。汗液滞留会加重毛囊堵塞,运动后应及时沐浴。
5、穿透气衣物
选择纯棉或透气速干面料衣物,避免化纤材质摩擦皮肤。衣物需每日更换并用60℃以上热水洗涤。背部皮损明显者建议避免紧身衣物,睡眠时可采用仰卧位减少局部压迫。
日常需保持皮肤清洁但避免过度搓洗,沐浴水温不超过38℃。饮食上限制高糖高脂食物摄入,适当补充维生素B族。若皮损持续加重或出现发热等全身症状,应及时至皮肤科复查调整治疗方案。治疗期间禁止自行使用糖皮质激素类药膏,防止诱发菌群失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