肘关节脱臼
肘关节脱臼是指肘关节的骨端脱离正常位置,多由外伤引起,可能出现疼痛、肿胀、活动受限等症状。肘关节脱臼可通过手法复位、固定制动、药物治疗、康复训练、手术治疗等方式处理。
1、手法复位
肘关节脱臼后需尽快进行手法复位,通常在局部麻醉或全身麻醉下由专业医生操作。医生会根据脱臼类型采用牵引、旋转等手法使关节恢复正常位置。复位后需拍摄X光片确认复位效果,避免残留半脱位或合并骨折。
2、固定制动
复位成功后需用石膏托或支具固定肘关节3-4周,保持肘关节屈曲90度位置。固定期间避免负重活动,防止再次脱位。固定期间可进行手指、腕关节的主动活动,预防关节僵硬。
3、药物治疗
可遵医嘱使用布洛芬缓释胶囊、塞来昔布胶囊等非甾体抗炎药缓解疼痛肿胀。若存在开放性伤口,需使用头孢克洛分散片等抗生素预防感染。疼痛剧烈时可短期使用盐酸曲马多片镇痛。
4、康复训练
拆除固定后需在康复师指导下进行渐进式功能锻炼。早期以被动关节活动为主,逐渐过渡到抗阻训练。常用方法包括肘关节屈伸练习、前臂旋转训练、握力球锻炼等,恢复关节活动度和肌肉力量。
5、手术治疗
对于复杂性脱臼合并骨折、血管神经损伤或反复脱位者,可能需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手术方式包括克氏针固定、钢板螺钉固定等。术后仍需配合系统的康复治疗,避免关节僵硬等并发症。
肘关节脱臼康复期间应注意保护患肢,避免提重物或剧烈运动。饮食上可增加牛奶、鸡蛋等富含钙质的食物,促进骨骼修复。定期复查X光片评估恢复情况,若出现持续疼痛、麻木等症状应及时就医。日常活动中注意预防跌倒等外伤,运动前做好热身准备,降低再次脱臼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