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皮炎和湿疹
皮炎和湿疹是两种常见的皮肤炎症性疾病,皮炎泛指由多种内外因素引起的皮肤炎症反应,湿疹则特指具有渗出倾向的慢性复发性炎症性皮肤病。两者在临床表现上存在重叠,但病因和病理机制有所不同。
1、病因差异
皮炎可能由接触过敏原、物理刺激或感染等因素直接引发,如接触性皮炎多因皮肤接触镍、染发剂等致敏物。湿疹的发病机制更为复杂,通常与遗传性皮肤屏障功能障碍、免疫异常相关,特应性湿疹患者常伴有过敏性鼻炎或哮喘等特应性疾病。
2、临床表现
急性皮炎多表现为边界清晰的红斑、水疱,接触性皮炎常见于暴露部位。湿疹典型表现为对称分布的丘疹、渗出和结痂,慢性期会出现皮肤增厚和苔藓样变,好发于肘窝、腘窝等屈侧部位。
3、病理特征
皮炎病理改变以表皮海绵水肿和真皮浅层淋巴细胞浸润为主。湿疹除炎症细胞浸润外,还可见角化不全、棘层增厚等慢性化改变,电子显微镜下可见角质形成细胞间桥粒结构异常。
4、诊断方法
皮炎诊断主要依据接触史和斑贴试验,如确诊为染发剂皮炎可通过封闭式斑贴试验验证。湿疹诊断需结合家族过敏史、血清IgE检测及皮肤活检,特应性湿疹需满足Williams诊断标准中的主要和次要指标。
5、治疗原则
皮炎治疗以消除诱因为主,接触性皮炎需避免再次接触致敏物,可短期使用糠酸莫米松乳膏。湿疹需长期维持治疗,急性期用卤米松乳膏控制炎症,缓解期使用他克莫司软膏联合润肤剂修复皮肤屏障。
日常护理应注意避免过度清洁,沐浴水温控制在32-37摄氏度,选择无香料保湿剂如凡士林。衣物宜选用纯棉材质,饮食上湿疹患者需警惕牛奶、鸡蛋等常见致敏食物。症状持续加重或合并感染时应及时就诊,顽固性湿疹可考虑紫外线光疗等物理治疗方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