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子宫内膜会脱落
子宫内膜脱落是女性月经周期的正常生理现象,主要受激素调控影响。若出现异常脱落可能与内分泌紊乱、子宫内膜炎、子宫内膜息肉、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腺肌病等因素有关。
1、激素调控
月经周期中雌激素和孕激素水平周期性变化会促使子宫内膜增厚和脱落。排卵后若未受孕,黄体萎缩导致孕激素水平下降,子宫内膜失去激素支持而发生脱落出血,形成月经。这是女性生殖系统正常的生理过程。
2、内分泌紊乱
多囊卵巢综合征、甲状腺功能异常等疾病可能导致激素分泌失调。雌激素和孕激素比例失衡会影响子宫内膜正常生长和脱落周期,可能出现月经量过多、经期延长或非经期出血等症状。需通过性激素六项检查明确诊断。
3、子宫内膜炎
细菌感染引起的子宫内膜炎症会导致组织充血水肿。炎症因子刺激可使子宫内膜异常脱落,常伴有下腹痛、发热、异常阴道分泌物等症状。确诊需结合妇科检查、分泌物培养等,可遵医嘱使用甲硝唑片、左氧氟沙星片等抗生素治疗。
4、子宫内膜息肉
子宫内膜局部过度增生形成的赘生物可能干扰正常内膜脱落。临床表现为经期延长、经间期出血等,可通过超声检查发现。较小息肉可观察随访,较大息肉需行宫腔镜下息肉切除术,术后可配合地屈孕酮片调节内膜。
5、子宫腺肌病
子宫内膜组织侵入子宫肌层会导致子宫增大、质地变硬。病灶处内膜随月经周期变化而出血,但血液无法经阴道排出,引起进行性加重的痛经和月经量增多。超声检查可见子宫肌层增厚,确诊后可根据病情选择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或子宫切除术治疗。
建议女性保持规律作息,避免过度劳累和精神紧张,经期注意保暖和个人卫生。均衡饮食,适量补充含铁食物预防贫血,限制生冷辛辣刺激。每年进行妇科检查,出现月经周期紊乱、经量异常或痛经加重等情况应及时就医,通过超声、激素检测等手段明确病因,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针对性治疗。避免自行服用激素类药物干扰内分泌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