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补牙之后还会出现疼痛
补牙后出现疼痛可能与充填材料刺激、继发龋齿、牙髓炎、根尖周炎或咬合异常等因素有关。补牙后疼痛通常表现为冷热敏感、自发痛、咬合痛等症状,需根据具体原因采取调整咬合、药物治疗或根管治疗等措施。
1. 充填材料刺激
补牙使用的复合树脂或银汞合金可能对牙髓产生化学刺激,尤其是深龋未垫底时更易发生。这种疼痛多为短暂冷热敏感,1-2周内多自行缓解。若持续超过2周需复诊检查,医生可能更换为生物相容性更好的玻璃离子水门汀充填。
2. 继发龋齿
原有龋坏组织未彻底清除或充填体边缘微渗漏可导致细菌再次侵入,形成继发龋。患者会出现进食嵌塞痛、冷热刺激痛,X线片可见充填体下方透射影。治疗需去除旧充填体及腐败牙体,重新消毒后充填,严重者需行嵌体修复。
3. 牙髓炎
深龋接近牙髓时,补牙操作可能加速隐匿性牙髓炎进展为急性炎症。表现为夜间自发跳痛、放射性疼痛,冷刺激加重疼痛。确诊后需行根管治疗,常用药物包括氢氧化钙糊剂、甲醛甲酚溶液等根管消毒剂。
4. 根尖周炎
长期慢性牙髓炎未治疗可能发展为根尖周病变,补牙后因咬合压力引发急性发作。临床检查可见叩痛明显、牙松动,X线显示根尖区阴影。需配合口服甲硝唑片、阿莫西林胶囊等抗生素,并行根管治疗或根尖手术。
5. 咬合异常
充填体过高导致早接触可能引发创伤性牙周膜炎,表现为咀嚼时定点剧痛。医生可通过咬合纸检查调磨高点,严重者需重新塑形充填体外形。伴有牙隐裂时还需制作全冠保护。
补牙后应避免立即咀嚼硬物,24小时内勿用患侧进食。出现持续隐痛需观察3天,若发展为剧烈自发痛、肿胀或发热应立即复诊。日常使用含氟牙膏刷牙,配合牙线清洁邻面,每半年进行口腔检查可早期发现充填体问题。糖尿病患者及免疫力低下者更需关注补牙后反应,必要时预防性使用抗生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