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病的日常护理
心脏病日常护理主要包括饮食调整、规律运动、情绪管理、药物依从性和定期监测五项核心措施。
1、饮食调整
限制钠盐摄入,每日不超过5克,避免腌制食品。增加膳食纤维摄入,选择全谷物、新鲜蔬菜水果。控制饱和脂肪酸和反式脂肪酸,优先选用橄榄油、深海鱼类等富含不饱和脂肪酸的食物。每日饮水保持1500-1700毫升,避免一次性大量饮水加重心脏负荷。
2、规律运动
根据心功能分级选择有氧运动,如散步、太极拳等低强度运动,每周3-5次,每次20-30分钟。运动时心率控制在220-年龄×60%-70%范围内。避免屏气用力动作,运动前后进行5-10分钟热身和放松。出现胸闷、气促等症状时立即停止活动。
3、情绪管理
通过正念冥想、呼吸训练等方法缓解压力,保持每日7-8小时睡眠。避免情绪剧烈波动,参与社交活动时注意控制时间和强度。焦虑抑郁症状持续时应寻求专业心理干预。家属需配合创造轻松生活环境。
4、药物依从性
严格遵医嘱服用阿司匹林肠溶片、硝酸异山梨酯片、美托洛尔缓释片等药物,不可自行调整剂量。了解药物不良反应,如抗凝药可能导致牙龈出血。使用药盒分装并设定提醒,旅行时携带备用药品。定期复查肝肾功能等指标。
5、定期监测
每日晨起空腹测量血压,控制在140/90mmHg以下。记录静息心率,异常波动超过基础值20%时就医。每3-6个月复查心电图、心脏超声。随身携带硝酸甘油片等急救药物,熟悉胸痛发作时的应急处理流程。
除上述核心措施外,需戒烟限酒,避免被动吸烟;保持适宜室温,冬季注意保暖;控制体重使BMI维持在18.5-23.9;预防呼吸道感染,接种流感疫苗;外出携带病情卡片注明用药信息。出现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下肢水肿加重等表现时及时心血管科就诊,避免延误治疗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