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合并心脏病产前怎么预防
妊娠合并心脏病产前预防需通过孕前评估、定期产检、药物管理、生活方式调整及应急准备等综合措施实现。
1、孕前评估
计划妊娠前需由心内科与产科医生联合评估心脏功能,明确是否适合妊娠。先天性心脏病或瓣膜病患者应完善超声心动图等检查,重度肺动脉高压、艾森曼格综合征等患者需严格避孕。既往有心衰史者需稳定病情3-6个月后再考虑妊娠。
2、定期产检
确诊妊娠后每2-4周进行多学科联合随访,监测心率、血压、血氧及体重变化。孕20周后增加胎儿超声心动图检查,评估心脏负荷。出现活动后心悸、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等症状时需立即就诊。
3、药物管理
妊娠期可继续使用部分安全性明确的药物如拉贝洛尔片控制高血压,地高辛片改善心功能。禁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类药品。需定期检测血药浓度,调整剂量需由心血管专科医生指导。
4、生活方式
每日钠盐摄入控制在3-5克,避免腌制食品。保持每日8小时睡眠,午休30分钟。适度进行散步等低强度运动,运动时心率不超过静息状态20次/分。冬季注意保暖预防呼吸道感染。
5、应急准备
提前制定分娩预案,心功能III-IV级者建议孕32周前住院待产。家中备好便携式血氧仪,记录每日静息心率。出现端坐呼吸、咳粉红色泡沫痰等急性左心衰征兆时立即舌下含服硝酸甘油片并急诊就医。
妊娠合并心脏病患者需建立包含心血管科、产科、麻醉科的多学科管理团队,孕晚期每周进行胎心监护与N末端脑钠肽前体检测。分娩方式选择需综合评估心功能状态,阴道分娩时应缩短第二产程,剖宫产术中需控制输液速度。产后继续心功能监测至产后6个月,哺乳期用药需重新评估安全性。日常避免情绪激动与过度劳累,保持环境通风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