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牙后三天凝血块掉了
拔牙后三天凝血块掉了通常属于异常情况,可能影响伤口愈合。正常情况下拔牙后24-48小时血凝块会稳定形成,若提前脱落需警惕干槽症风险。
拔牙创口血凝块过早脱落可能与术后护理不当有关。频繁漱口或用力吸吮可能导致血凝块移位,吸烟饮酒会延缓愈合进程,剧烈运动可能增加创口出血风险。伴随症状包括创口持续渗血、暴露的牙槽骨呈现灰白色、放射性疼痛向耳颞部扩散。出现上述情况需立即复诊,医生可能使用碘仿纱条填塞创口,配合头孢克肟分散片抗感染,或使用复方氯己定含漱液局部消毒。
少数情况下凝血功能异常也会导致血凝块不稳定。长期服用阿司匹林肠溶片可能影响血小板聚集,血友病患者可能出现凝血障碍,糖尿病患者的微循环障碍会延缓组织修复。这类患者术前应完善凝血功能检查,术后可采用明胶海绵局部止血,必要时输注凝血酶原复合物。创口异常疼痛超过3天或出现腐败性口臭时,需排除颌骨骨髓炎等并发症。
拔牙后应保持24小时内避免漱口刷牙,48小时内进食温凉流质食物,使用对侧牙齿咀嚼。术后1周内禁止吸烟饮酒,避免用吸管喝水防止负压破坏血凝块。若发现创口血凝块脱落伴剧烈疼痛,应立即就医进行专业清创处理,延误治疗可能导致颌骨感染或愈合延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