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踝肿是怎么回事
脚踝肿可能由外伤、静脉回流障碍、肾脏疾病、心脏疾病、痛风性关节炎等原因引起,可通过休息制动、药物治疗、物理治疗、手术治疗等方式缓解。建议及时就医明确病因,遵医嘱进行针对性处理。
1、外伤
脚踝扭伤或骨折会导致局部毛细血管破裂,引发肿胀疼痛。轻度损伤表现为局部淤青和压痛,严重时可出现关节畸形。急性期需立即冰敷并抬高患肢,后期可遵医嘱使用云南白药气雾剂、活血止痛膏等药物促进恢复。若存在骨折需石膏固定或手术复位。
2、静脉回流障碍
下肢静脉曲张或深静脉血栓形成时,血液淤积可导致脚踝持续性肿胀。常伴随皮肤色素沉着和溃疡,久站后症状加重。需穿戴医用弹力袜改善循环,遵医嘱使用迈之灵片、地奥司明片等静脉活性药物,必要时行静脉射频消融术。
3、肾脏疾病
肾病综合征或慢性肾衰竭会引起水钠潴留,表现为晨起眼睑浮肿并逐渐蔓延至脚踝。可能伴随尿量减少和泡沫尿。需限制钠盐摄入,使用呋塞米片、螺内酯片等利尿剂,严重者需进行透析治疗。
4、心脏疾病
右心功能不全时体循环淤血可导致双下肢对称性水肿,按压后出现凹陷。常伴有呼吸困难和平卧加重。需低盐饮食并控制饮水量,遵医嘱服用地高辛片、氢氯噻嗪片等药物改善心功能。
5、痛风性关节炎
尿酸结晶沉积在关节引发炎症反应,常见于第一跖趾关节和踝关节,表现为突发红肿热痛。急性期可服用秋水仙碱片、双氯芬酸钠缓释片,缓解期需长期服用非布司他片控制尿酸水平,同时避免高嘌呤饮食。
日常应注意避免长时间站立行走,休息时抬高下肢促进血液回流。控制每日钠盐摄入不超过5克,适度运动增强肌肉泵功能。若肿胀持续超过3天或伴随发热、胸痛等症状,需立即就医排查严重疾病。糖尿病患者需每日检查足部皮肤,预防感染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