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门螺杆菌传染怎么办
幽门螺杆菌感染可通过药物治疗、分餐制、餐具消毒、避免共用餐具、定期复查等方式干预。幽门螺杆菌感染通常由共用餐具、接吻、粪口传播、母婴传播、医源性感染等原因引起。
1、药物治疗
幽门螺杆菌感染需采用四联疗法,常用药物包括奥美拉唑肠溶胶囊、阿莫西林胶囊、克拉霉素片、胶体果胶铋胶囊。奥美拉唑抑制胃酸分泌,阿莫西林和克拉霉素联合杀菌,胶体果胶铋保护胃黏膜。治疗需严格遵医嘱完成14天疗程,不可自行停药。
2、分餐制
感染者应使用独立餐具,家庭成员实行分餐。每餐后餐具需煮沸消毒20分钟或使用消毒柜高温杀菌。儿童餐具应单独清洗存放,避免与成人混用。
3、餐具消毒
日常可用100℃沸水浸泡餐具10分钟,或使用含氯消毒剂浸泡30分钟。牙刷、水杯等个人物品每月更换,避免交叉使用。外出就餐选择一次性餐具或自备餐具。
4、避免共用餐具
禁止与他人共用筷子、勺子等入口器具。聚餐时使用公筷公勺,不直接接触他人唾液。家长不可咀嚼食物喂食婴幼儿,避免唾液传播。
5、定期复查
完成治疗后4-8周需进行碳13/14呼气试验复查。如结果阳性需调整方案再次治疗。家庭成员中有感染者时,建议共同筛查。有胃癌家族史者应每年复查胃镜。
日常需注意饮食卫生,避免生食或未彻底加热的食物。规律作息减少胃黏膜损伤,戒烟限酒降低复发风险。出现上腹痛、反酸等症状时及时就医,不可自行服用抑酸药物掩盖病情。儿童感染者家长应监督用药,确保足疗程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