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部真菌感染怎么治疗
肺部真菌感染可通过抗真菌药物治疗、支持治疗、手术治疗、环境控制、免疫调节等方式治疗。肺部真菌感染通常由免疫功能低下、长期使用抗生素、环境暴露、基础疾病、医疗操作等因素引起。
1、抗真菌药物治疗
肺部真菌感染需根据病原体类型选择抗真菌药物。白色念珠菌感染可选用氟康唑胶囊,曲霉菌感染可使用伏立康唑片,隐球菌感染常用两性霉素B脂质体。药物需严格遵医嘱使用,避免自行调整剂量。治疗期间需监测肝肾功能,部分药物可能引起胃肠道不适或皮疹等不良反应。
2、支持治疗
对于重症患者需给予氧疗维持血氧饱和度,必要时采用机械通气。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纠正营养不良状态。存在继发细菌感染时需联用抗生素,咳痰困难者可配合雾化吸入治疗。卧床患者应定期翻身拍背预防坠积性肺炎。
3、手术治疗
当出现肺脓肿、脓胸或真菌球等并发症时,可能需行胸腔引流或肺叶切除术。手术适应证包括药物治疗无效的局限性病灶、大咯血风险高的曲菌球等。术前需评估患者心肺功能,术后仍需持续抗真菌治疗以防止复发。
4、环境控制
减少环境中真菌孢子的暴露是关键预防措施。保持居住环境干燥通风,定期更换空调滤网,避免接触霉变物质。从事农业或园艺工作时应佩戴口罩,免疫功能低下者需避免进入建筑工地、地下室等高危场所。
5、免疫调节
对于HIV感染者、移植术后等免疫缺陷患者,需优化基础疾病治疗。可酌情使用免疫增强剂如胸腺肽肠溶片,但需避免过度免疫抑制。糖尿病患者应严格控制血糖,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者需逐步减量,肿瘤化疗患者需监测中性粒细胞计数。
肺部真菌感染患者应保持充足休息,每日饮水1500-2000毫升以稀释痰液,饮食选择高蛋白易消化食物如鸡蛋羹、鱼肉粥等。注意口腔清洁,咳嗽时用纸巾遮掩口鼻。恢复期可进行呼吸训练如腹式呼吸,但避免剧烈运动。定期复查胸部影像学,出现发热、气促加重等症状需及时复诊。免疫功能低下者预后较差,需长期随访防止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