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为什么新生儿会有黄疸现象

3615次浏览

新生儿黄疸是由于胆红素代谢异常导致皮肤、黏膜黄染的现象,主要分为生理性黄疸和病理性黄疸两类。生理性黄疸通常在出生后2-3天出现,7-10天消退;病理性黄疸可能与溶血性疾病、感染、胆道闭锁等因素有关。

1、胆红素生成过多

新生儿红细胞寿命较短,破坏后释放大量胆红素。胎儿期需要更多红细胞携带氧气,出生后多余的红细胞被快速分解,超过肝脏处理能力。这种情况多见于早产儿或溶血性疾病患儿,如ABO溶血、Rh溶血等。家长需密切观察黄疸进展,医生可能建议光疗或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

2、肝脏代谢功能不成熟

新生儿肝脏酶系统发育不完善,尤其是葡萄糖醛酸转移酶活性不足,影响胆红素与葡萄糖醛酸结合。这种生理性因素常见于出生后48小时内,表现为轻度黄染。可通过增加喂养频次促进排便,加速胆红素排出。母乳喂养的婴儿需确保每日哺乳8-12次。

3、肠肝循环增加

新生儿肠道菌群未建立,β-葡萄糖醛酸苷酶将结合胆红素水解为未结合胆红素,重新吸收入血。胎便延迟排出会加重黄疸程度。家长应注意记录排便次数,医生可能使用蒙脱石散、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等调节肠道功能。

4、感染因素

败血症、尿路感染等可抑制肝脏酶活性,增加红细胞破坏。患儿除黄疸外常伴发热、喂养困难。需进行血培养、尿常规等检查,医生可能选择注射用头孢曲松钠、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颗粒等抗感染治疗。

5、胆道排泄障碍

先天性胆道闭锁或胆汁淤积症导致胆红素排泄受阻,表现为进行性加重的陶土色大便和深黄色尿。需通过超声检查确诊,早期可行葛西手术,晚期需肝移植。医生可能使用熊去氧胆酸胶囊、腺苷蛋氨酸肠溶片等利胆药物。

家长应每日在自然光下观察新生儿皮肤黄染范围,记录哺乳量及大小便次数。生理性黄疸可通过多晒太阳避免直射、按需喂养缓解。若黄疸蔓延至手足心、持续超过两周或伴有嗜睡、拒奶,须立即就医。医生会根据经皮胆红素测定或血清胆红素值,选择蓝光治疗、换血疗法等干预措施。母乳性黄疸通常无须停母乳,但需监测胆红素水平变化。

相关推荐

血脂检查tg是什么意思
血脂检查中的TG是指甘油三酯,是血液中主要脂肪成分之一,用于评估脂代谢状态。
带环后月经淋漓不尽能取环吗
带环后月经淋漓不尽通常可以取环,但需先排除妇科炎症、子宫内膜病变等禁忌证。宫内节育器可能导致经期延长、点滴出血等不良反应,若症状持续或加重,建议及时就医评估。
脸上长毛怎么办
脸上长毛可通过激光脱毛、药物调节、日常护理等方式改善。脸上长毛可能与遗传、内分泌失调、多囊卵巢综合征、药物副作用、肾上腺疾病等因素有关。
睾丸炎怎么治疗最好
睾丸炎可通过抗生素治疗、止痛消炎、卧床休息、阴囊托高、冷敷热敷等方式治疗。睾丸炎通常由细菌感染、病毒感染、外伤、尿路感染逆行扩散、免疫因素等原因引起。
髋关节撞击综合征如何治疗
髋关节撞击综合征可通过生活干预、物理治疗、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方式治疗。髋关节撞击综合征通常由髋臼发育异常、股骨头颈交界区畸形、运动损伤等因素引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