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耳分泌性中耳炎怎么办
双耳分泌性中耳炎可通过药物治疗、鼓膜穿刺、鼓膜置管术、咽鼓管吹张、生活护理等方式治疗。双耳分泌性中耳炎通常由咽鼓管功能障碍、上呼吸道感染、过敏反应、气压损伤、腺样体肥大等原因引起。
1、药物治疗
若由细菌感染引起,可遵医嘱使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头孢呋辛酯片等抗生素;若伴随过敏反应,可使用氯雷他定片或糠酸莫米松鼻喷雾剂缓解症状。药物治疗需结合病因,避免自行用药。
2、鼓膜穿刺
适用于中耳积液较多且持续不吸收的情况,通过穿刺抽液缓解耳闷、听力下降等症状。操作需由耳鼻喉科医生在无菌条件下完成,术后需避免耳道进水。
3、鼓膜置管术
针对反复发作或积液黏稠的患者,通过置入通气管平衡中耳压力,促进积液排出。术后需定期复查,防止通气管堵塞或脱落。
4、咽鼓管吹张
通过捏鼻鼓气或专业器械扩张咽鼓管,改善通气功能。适用于轻症或恢复期患者,操作时需避免用力过猛导致鼓膜损伤。
5、生活护理
保持鼻腔通畅,避免用力擤鼻;均衡饮食,限制辛辣刺激食物;睡眠时抬高头部,减少鼻咽部分泌物反流。儿童患者家长需注意观察听力变化。
日常应避免吸烟及二手烟环境,减少呼吸道刺激;感冒时及时治疗鼻塞症状,防止加重咽鼓管阻塞;乘坐飞机或潜水时可通过咀嚼口香糖缓解气压变化影响。若症状持续超过3个月或听力明显下降,需及时复查听力检测及耳内镜检查,必要时调整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