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革热的传播途径
登革热主要通过埃及伊蚊和白纹伊蚊叮咬传播,病毒存在于患者或隐性感染者的血液中,蚊虫叮咬后可将病毒传染给他人。
埃及伊蚊和白纹伊蚊是登革热病毒的主要传播媒介。当蚊虫叮咬处于病毒血症期的感染者时,病毒会进入蚊虫体内繁殖,经过一段时间后,蚊虫再次叮咬健康人群时即可传播病毒。病毒在蚊虫体内的繁殖周期通常需要一定时间,因此蚊虫叮咬后不会立即具备传播能力。登革热病毒不会通过人与人之间的直接接触传播,也不会通过空气、水源或食物传播。
登革热病毒在感染者血液中的存在时间通常为发病前1天至发病后5天左右,这段时间内蚊虫叮咬感染者后可能获得病毒。蚊虫获得病毒后,病毒需要在蚊虫体内经过一段时间的繁殖才能具备传播能力。登革热病毒在蚊虫体内的繁殖时间受环境温度影响,温度较高时繁殖速度较快。登革热病毒在蚊虫体内可存活较长时间,使蚊虫成为长期传播源。
预防登革热的关键在于防蚊灭蚊,建议清除居住环境周围的积水容器,减少蚊虫孳生场所。外出时可使用驱蚊剂,穿着长袖衣物。如出现持续高热、头痛、肌肉关节痛等症状,应及时就医并告知医生可能的蚊虫接触史。登革热流行地区应加强蚊虫监测和防控措施,降低传播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