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乳糖不耐怎么检查
婴儿乳糖不耐受可通过氢呼气试验、大便还原糖检测、临床症状评估、基因检测、乳糖耐量试验等方式检查。乳糖不耐受通常由先天性乳糖酶缺乏、继发性肠黏膜损伤等因素引起。
1、氢呼气试验
氢呼气试验是诊断乳糖不耐受的金标准,通过检测呼气中氢气浓度判断乳糖分解情况。婴儿饮用含乳糖溶液后,若肠道无法充分分解乳糖,结肠细菌发酵会产生过量氢气,经血液循环从肺部呼出。该检查需空腹进行,测试过程无创但耗时较长,需家长配合记录婴儿饮奶后状态。
2、大便还原糖检测
采用便潜血试纸或专用试剂检测婴儿粪便中未消化的乳糖含量。该方法操作简便,家长可居家采集新鲜粪便样本送检。若检测结果呈阳性,提示乳糖未完全分解吸收。需注意样本需在排便后1小时内检测,避免因存放过久导致结果偏差。
3、临床症状评估
医生会结合婴儿进食母乳或配方奶后出现的腹胀、腹泻、哭闹等症状进行判断。典型表现为喂奶后30分钟至2小时内出现水样便、肠鸣音亢进,排便后症状缓解。家长需详细记录每日喂奶次数、排便性状及哭闹时间,为诊断提供依据。
4、基因检测
针对先天性乳糖酶缺乏的婴儿,可通过基因检测明确LCT基因突变情况。该检查需采集婴儿口腔黏膜细胞或血液样本,检测周期较长且费用较高,通常用于有家族遗传史或症状顽固的患儿。结果可明确是否为原发性乳糖酶缺乏。
5、乳糖耐量试验
通过测定婴儿服用乳糖前后血糖变化评估乳糖分解能力。正常情况乳糖分解为葡萄糖后应使血糖上升,若血糖升高不足说明乳糖酶活性低下。该检查需多次采血,可能引起婴儿不适,临床使用逐渐减少。
确诊乳糖不耐受后,家长可选择无乳糖配方奶粉或添加乳糖酶制剂喂养。哺乳期母亲需减少乳制品摄入,注意观察婴儿症状变化。日常护理中记录喂养日记,定期监测体重增长曲线,避免继发营养不良。若出现血便、持续呕吐或脱水等症状,须立即就医排查其他胃肠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