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如何预防丙肝传染

发布时间:2020-12-1026169次浏览

大部分人都知道乙肝这种疾病,但却有很多人不知道丙肝的存在,其实丙肝的危害相比乙肝,用“有过之而无不及”来说也不为过,因此,我们应该提高警惕,一定做好预防丙肝的重要措施,那么,如何预防丙肝传染呢?

1、加强对公众进行宣传教育,使大家能够充分了解丙肝病毒传播的方式以及易感染人群;要教育静脉吸毒者,使其了解不洁注射的危害,避免与他人任何方式的血液接触。

2、加强对献血员和器官移植供者的抗-HCV筛查,所有献血员和器官供者必须经过抗-HCV筛查阴性,才可以献血或捐献器官,所有用来制造血液制品的血浆,血液必须保证无HCV污染。

3、尽可能降低母婴传播的危险性,分娩时减少胎露的监测,缩短破膜后分娩时间有助于降低母婴传播的危险性。

4、在医疗机构大力推行一次性注射器,一次性的介入检查和治疗用品在用后必须销毁,对非一次性的介入性检查治疗器械、腔镜应彻底清洗、严格消毒;对于静脉药瘾者,可以提供安全清洁的注射器,同时对药瘾者积极治疗,解除其对药品的依赖。

5、降低性传播的危险性。男性HCV感染者的性伴应测定其HCV感染标志,多个性伴者则应该采用安全套来预防HCV的传播;长期单个性伴间采用安全套可以降低HCV传播的危险。

6、丙肝病毒预防措施讲究个人卫生,避免共用剃须刀和牙刷等卫生用品。

此外,在日常生活中要不间断的对自己的身体进行检查,同时在生活中当身体出现了不适的症状后,也应该及时到医院进行相对应的检查,切勿大意,当检查之后确定了病情,应该及时的、积极的接受科学、规范的相关治疗,千万不可报以消极、悲观的情绪抵触治疗。

相关推荐

不适合用干扰素治疗的丙肝患者
目前丙型肝炎病毒的患者,都首先推荐用,小分子化合物的治疗办法,而不推荐干扰素。干扰素治疗丙肝病毒是一种比较传统的治疗办法。一般在选择干扰素治疗丙肝病毒的时候,是比较严格的。首先干扰素会引起很多的并发症,比如说白细胞、血小板的减低、自身免疫性的疾病、流感样的症状、精神神经的异常。所以对于这些本身造血功能有异常的患者,或者说本身有一些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患者,再一个就是本身精神状况不太好的患者,不会采用干扰素的治疗办法。其次对于干扰素治疗丙肝病毒,需要合并用利巴韦林,而利巴韦林对于血红蛋白的影响比较大,所以一般对于贫血的患者,也不会给予干扰素的治疗。一般对于丙型肝炎病毒的患者,首先推荐的还是小分子化合物,因为小分子化合物的治疗效果比较明确,大约在95%以上,而副作用相对来说比干扰素要小很多。
语音时长 01:16

2021-12-30

62001次收听

丙肝分型有哪些
丙型肝炎病毒是一种嗜肝病毒,进入人体以后主要在肝脏细胞内生活,一般可以将丙型肝炎病毒,根据基因的排列序列不同,分成六个类型,分别是基因1~6型,然后每一个分形下面又各有自己的亚型,比如说1a型1b,2a2b,3a3b,4a4b,5a5b,6a6b等下面分的亚型。一般在中国比较常见的就是2a和1b型。通过吸毒产生的丙肝病毒,一般都是3型或者6型,在中国能见到的基本上就是这四行,其分型在中国不是特别的常见,现在对于这个丙肝病毒都有一些小分子化合物,尤其是有些小分子化合物,可以不用针对专门的分型,也可以有一些通用的各种类型,都可以用的抗病毒的药物。
语音时长 01:06

2021-12-30

78075次收听

丙型肝炎是否传染人
丙型肝炎也是具有传染性的。主要传播途径可以通过血液传播、母婴传播和性传播,这一点和乙肝病毒的传播途径相类似。但是不同的点就是它的血液传播占的比例,比重比乙肝更高、更大一些。血液传播的范畴也包括使用没有彻底消毒的注射器,比如说有些吸毒的病人共用注射器,就可能造成丙型肝炎的流行。还有血制品受到了污染,以前对献血员的筛查不是特别到位,有些没有查清楚的含有丙肝病毒的血制品,输入到健康人体内,就会造成丙肝的传播。
语音时长 01:04

2021-07-09

84870次收听

丙肝抗体阳性表示什么
丙肝病毒感染以后,会刺激机体产生相应的丙肝抗体,如果丙肝抗体阳性,说明机体有可能感染了丙肝病毒。这个时候,要同时检测一下丙肝病毒的核酸,也就是HCV-RNA,如果核酸检测也是阳性的,那么就可以确诊有丙肝病毒的感染。如果单纯只是抗体阳性,核酸检测的结果是阴性的,可能是一个既往感染,或者是机体的身体血液当中的某些成分造成假阳性的可能。所以单纯抗体阳性不能确诊,要检测丙肝病毒的核酸。由于丙型肝炎病毒在血清当中的含量比较低,所以一次核酸检测阴性还不能完全否定诊断。如果高度怀疑有丙肝病毒感染,可以在一个月,两个月之后,再次复查丙肝病毒的核酸。
语音时长 01:10

2021-07-09

65153次收听

02:01
丙肝感染多久能查出来
丙型肝炎病毒进入人体以后,大约会有3~6个月的窗口期,一般需要经过3~6个月,才能够从血液里面检测到丙型肝炎病毒的抗体,对感染的丙型肝炎病毒进行定量和分型的检测。一般感染了丙肝病毒以后,会有三种结局。第一,携带者,丙肝病毒对你的肝脏没有造成太大的损伤,没有形成炎症。第二,丙肝感染了以后,肝脏持续的产生炎症,转氨酶会逐渐升高。第三,转氨酶处在一个波动的状态,偶尔转氨酶会高一些,但是会自己恢复。
01:47
丙肝如何进行筛查
丙肝的筛查,首先要做抗体的检测。因为这个检测比较简单快速,在收集病人的血液后,检测血液里面有没有丙型肝炎病毒的抗体,如果抗体是阳性的,会进一步的筛查丙型肝炎病毒的定量,只有在血液里查到丙型肝炎病毒的定量是阳性的,才能够确诊。丙肝的抗体在检测的时候会有一个滴度,滴度如果大于十,那血液里出现丙型肝炎病毒的可能性是非常大的,如果只仅仅是1~10之间,那就是一个可疑,尤其对于可疑的这种病人,进一步的筛查,丙肝病毒的定量意义会更大一些,这样会通过这个病毒定量,来判断到底有没有感染这个丙型肝炎病毒。
得了丙肝遗传怎么办
丙肝疾病是肝脏疾病中的一种,一旦患有丙肝,给患者的身心健康会造成很大的影响,特别是一些女性患者,更是会担心这样一个问题,那就是丙肝遗传怎么办?深怕自身的疾病会遗传给下一代,针对这一问题,我们就来深入了解一下。
丙肝症状有哪些呢
我们经常说到的肝炎都是指由甲型、乙型、丙型、丁型、戊型等肝炎病毒引起的一系列病毒性肝炎,这次要说的丙肝就是肝炎中的一种,平时经常听到别人说丙肝,那么丙肝症状有哪些呢,我们来看看吧。
丙肝前期能生小孩吗
丙肝具有很强的传染性,传播的途径主要以母婴传播、血液传播等,这给有生育要求的丙肝患者带来了很大的困扰,那么丙肝前期能生小孩吗,这是患者最为关心的问题,下面就为小编为大家介绍一下吧,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丙肝潜伏期能测出吗
感染丙肝后,丙肝病毒通常会有一段时间的潜伏期,一般来说,丙肝的潜伏期约为2-26周,平均7.4周,处于潜伏期的丙肝没有什么丙肝症状表现,那么丙肝潜伏期怎么发现呢,丙肝潜伏期能测出吗,这是很多患者的疑问,对于这个问题,我们来看一下以下相关介绍。
03:01
丙肝和乙肝哪个严重
丙肝是比较少见的传染性肝病。乙肝的感染率相对比较高,在成人当中的感染率还在百分之七点几。丙肝如果在慢性肝炎感染阶段,往往临床症状非常轻微,甚至生化学检查结果都是正常的。但是丙肝又称无声的杀手,尽管它不引起临床症状,但是会造成疾病的逐步进展。它的慢性化率达到85%左右,将来发生肿瘤或者肝硬化的风险也是高于乙肝的。正常的一般人群当中,如果没有血液接触,没有性乱,没有这些母婴传播风险的人群,丙肝感染的风险还是很小的,不足以引起很严重的状态。
丙肝治愈后能喝酒吗
丙肝按疾病程度分为肝炎、肝硬化、肝癌。大部分慢性丙型肝炎通过抗病毒治疗可以实现治愈,包括丙肝病毒为阴性、患者肝功能正常、B超不再发生显著变化。但即使治疗后复查达到了治愈的标准,也不能代表该患者已经得到终生治愈。建议患者每隔1-2年还需复查丙肝病毒定量、肝功能、B超。很少一部分病人,大概不到10%经过治疗后,当时为彻底治愈,病毒阴性,肝功能正常,但以后还会复发。医生建议病人即使达到了治愈标准,还要控制饮酒,喝酒要适量,另外还需定期做检查。如果疾病复发,则需严格戒酒,如果体内有丙型肝炎病毒,继续进行治疗,此时也不可饮酒,因为无论是否存在丙肝病毒,酒精本身就会对肝脏造成损伤,如果再加上病毒感染,会加速病情的进展,所以建议得过丙肝的病人,喝酒一定要适量,最好不饮酒。对于肝硬化、肝癌患者来讲,肯定建议不要饮酒。
语音时长 01:31

2020-02-10

56811次收听

02:33
什么是丙肝病毒
丙肝病毒是从输血以后发生转氨酶升高肝脏炎症病人的血液当中分离出来的,本质是一个RNA病毒,可以引起丙型肝炎。丙型肝炎病毒感染人体以后可以引起肝细胞的炎症,时间长了出现肝纤维化,逐渐进展为肝硬化,出现各种严重的并发症,最后还可能会出现癌变。丙型肝炎被称为沉默的疾病,早期丙型肝炎感染是没有临床症状的或症状很轻微。丙型肝炎病毒除了侵犯肝脏之外,还会引起肝外其它系统的表现,如自身免疫紊乱;血液系统疾病如冷球蛋白血症,合并肾功能损伤等,危害非常大。
04:28
丙肝治疗效果好吗
丙肝主要通过体液、血液或者性传播,可以变成慢性丙肝,它的治疗效果比乙肝要好,即丙肝急性感染的病人中,50%到80%会变成慢性。丙肝病人即使是急性感染,也需要抗病毒治疗,抗病毒治疗效果比较好,可以治愈。有以下两个主要的治愈方案:第一,干扰素加利巴韦林,比较常用的是长效干扰素,即派罗欣,治疗疗程至少一年,治愈率40%到70%,基因型不同治愈率也不同。第二,小分子药物,即直接抗病毒药,治愈率可达95%到100%,不同基因型要和不同的药联合使用。
为什么丙肝患者容易得糖尿病
肝脏在血糖代谢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各种导致慢性肝实质损害的慢性肝病均可影响正常的糖代谢,甚至可出现糖耐量减退或糖尿病,约有80%的慢性肝病患者存在糖耐量异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