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疱疹咽炎是什么引起的
宝宝疱疹性咽峡炎主要由肠道病毒感染引起,常见病原体包括柯萨奇病毒A组、肠道病毒71型等。发病与免疫力低下、接触传染源、卫生习惯差、季节因素及遗传易感性有关,表现为发热、咽痛、口腔疱疹等症状。
1、病毒感染
肠道病毒通过飞沫或接触传播侵入咽部黏膜,病毒复制导致局部炎症反应和疱疹形成。患儿可出现突发高热、拒食、流涎等症状,疱疹破溃后形成溃疡需7-10天自愈。治疗以对症为主,可遵医嘱使用开喉剑喷雾剂、重组人干扰素α2b喷雾剂等缓解症状。
2、免疫力低下
婴幼儿免疫系统发育不完善,IgA分泌不足难以有效抵御病毒。早产儿、营养不良患儿更易发病,常伴有淋巴细胞减少。建议家长加强母乳喂养,适当补充维生素AD滴剂、脾氨肽口服冻干粉等免疫调节剂。
3、接触传染源
病毒可通过患儿粪便、唾液污染玩具或餐具传播,托幼机构易暴发流行。家长需做好患儿隔离,使用含氯消毒液处理排泄物,对奶瓶、毛巾等物品煮沸消毒15分钟以上。
4、卫生习惯差
饭前便后未洗手、啃咬不洁物品等行为增加感染风险。发病期间可用康复新液含漱促进溃疡愈合,避免继发细菌感染。培养宝宝勤洗手习惯,修剪指甲防止抓破疱疹。
5、遗传易感性
部分患儿存在HLA-DR3等基因多态性,对肠道病毒更敏感。有家族过敏史者可能反复发作,需警惕心肌炎等并发症。急性期可遵医嘱使用蒲地蓝消炎口服液、小儿豉翘清热颗粒等中成药。
患病期间应给予常温流质饮食如米汤、稀释果汁,避免刺激性食物。保持口腔清洁,使用软毛牙刷轻柔清洁。监测体温变化,高热时采用物理降温。恢复期注意补充优质蛋白如蒸蛋羹、鱼肉泥,逐步增加蔬菜水果摄入。患儿用过的餐具、玩具需每日消毒,症状完全消失后继续隔离1周。家长接触患儿后需用流动水洗手,避免病毒扩散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