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紫癜肾炎的一般常识

发布时间:2020-12-1025220次浏览

紫癜性肾炎,又称过敏性紫癜性肾炎,是过敏紫癜(Henoch-Schonlein Purpura,HSP,以坏死性小血管炎为主要病理改变的全身性疾病,可累及全身多器官)出现肾脏损害时的表现,临床表现有皮肤紫癜、关节肿痛、腹痛、便血,主要为血尿和蛋白尿,多发生于皮肤紫癜后一个月内,下面就为大家介绍一下基本常识。

引起紫癜性肾病的原因:

1、长期受冷刺激,也是紫癜性肾炎的发病原因之一,,有一部分人对植物的花粉、蚊虫、虫卵或者是动物羽毛、油漆等物质产生刺激的现象,常会出现过敏的现象,长期下去,便会损害自身健康,严重时便会导致紫癜性肾炎的发生。

2、使用药物不当,是紫癜性肾炎的发病原因之一,生活中,若是不按说明书服用药物或者不遵循医嘱的话,不仅起不到治疗疾病的目的,而且还会损害肾脏的健康,从而诱发紫癜性肾炎。

3、受感染的损害,临床上,近三分之一的紫癜性肾炎患者在发病前的一周到四周的时间内存在上呼吸道感染的病史,由于不能及时治愈,才会导致疾病的发生,比较常见的病原体有:支原体、蛔虫、水痘病毒、乙肝病毒等。

紫癜性肾炎患者注意事项:

1、患者应该尽量避免到空气浑浊的场合,因为一旦患者长时间吸入浑浊的空气就会导致感染发生,进而引起病情的恶化,这种例子在生活中时有发生。

2、患者在夜晚睡觉的时候要防止蚊子的叮咬,要时刻注意对自己的保暖,否则感冒等情况的出现只会让病情迅速的恶化。

3、因为紫癜性肾炎患者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进而导致病情恶化,因此建议患者在出门的时候身穿长袖、戴上口罩,病情严重的建议在家卧床休息。

4、紫癜性肾炎患者一定要避免辛辣等刺激性强烈的食物,这样容易导致患者发生过敏等情况。

以上就是关于紫癜性肾炎基本常识的介绍了,需要提醒的是紫癜性肾炎日常护理治疗和饮食方式对于紫癜性肾炎患者非常重要,所以患者一定要非常重视,希望以上内容对您能有所帮助,最后祝愿患者朋友们能早日康复!

相关推荐

肾炎可以要孩子吗
肾炎的患者是可以要小孩的,但是要根据患者的状态来跟进行正确的建议。如果患者肾功能肌酐清除率、肾功能、血压都在正常范围,且24小时尿蛋白定量也小于一克,且在医生的监护的情况下,患者可进行妊娠。但是妊娠过程中有一定的风险,有可能在妊娠的后期出现肾脏病的加重,蛋白尿的增多以及肾功能的进展,甚至会出现严重的并发症,比如说妊高症。肾炎患者尽量不要盲目的怀孕,以免对母亲和胎儿都造成不良的影响。
语音时长 01:31

2021-12-30

74839次收听

肾炎会尿频尿急吗
肾炎的人群有部分会出现尿频、尿急的现象。肾炎患者出现这种现象,大多是因为其出现了呼吸道感染,肠道感染或是皮肤感染之后,出现肉眼血尿。这时,血量较多,刺激尿道粘膜,就会出现尿频、尿急,或患者合并了尿路感染的时候,也会出现尿频,尿急。因此,当患者出现此现象时,第一要注意有无肉眼血尿,第二就是确认有无尿路感染。通过尿常规中红细胞,白细胞数量的检查,进而确认。当肾炎合并有泌尿系感染时,可以进一步的做清洁,中断尿培养,检测致病的阳性菌,根据医生建议针对地选用抗生素进行治疗。如果肾炎患者出现肉眼血尿并伴有尿频,尿急,这时的话要积极地去控制感染,同时要适当的多饮水,多休息,还可以补充碳酸氢钠这一类的药物来碱化尿液,避免出现红细胞管型。
语音时长 01:23

2021-12-30

76521次收听

03:01
腰窝酸疼是怎么回事
腰窝酸痛最常见的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一、泌尿系的问题,比如最常见的就是肾和输尿管方面的问题,比如有肾脏的炎症或者肿瘤,有肾结石、输尿管的结石、炎症和梗阻会出现腰窝的酸痛或肾虚的疼痛。二、腰肌劳损、骶髂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等一些病变。比如临床上常见的腰肌劳损会出现双侧对称性的腰部的疼痛。另外,骶髂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等导致的情况。这些要通过一些腰椎的影像检查,常规的血化验去判断有没有这方面的问题。
02:25
肌酐偏高怎么降下来
肌酐偏高可以使用加速肌酐排泄的中药或中成药,加速肌酐的代谢。肌酐偏高反映了肾小球滤过功能的下降,在降低肌酐的同时,要积极治疗原发病,去除一些危险因素和诱发因素,如肾小球肾炎、糖尿病肾病、高血压肾病,我们都要治疗它的原发病,原发病的改善会使肾功能得到进一步恢复,血肌酐也会降下来一些。血容量的下降也有可能导致血肌酐的升高,泌尿系梗阻或者是高血压控制不达标,都可能导致血肌酐升高;因此我们在降低血肌酐的时候,一定要积极治疗的原发病,不能只口服一些降低肌酐的药物。
尿潜血一定是肾炎吗
尿潜血不一定是肾炎。尿潜血是指通过尿常规检查化验尿,尿液中显示有一定数量的红细胞,代表泌尿系统有出血。一般尿潜血有三种原因,一是结石,肾脏、输尿管或膀胱结石,都可能造成尿潜血;二是肿瘤,肾、膀胱、输尿管的良性或恶性肿瘤、前列腺肥大可能造成尿潜血;三是炎症,尿路感染、肾小球肾炎、肾盂肾炎、膀胱炎,尿检时也可能会发生潜血;生理期或便秘也可能造成尿潜血。其中泌尿道感染是引起尿潜血最常见的一种疾病。如果是要诊断是否是由于肾小球肾炎造成的尿潜血,还需要进一步完善是否有蛋白尿、水肿、高血压、肾功能损伤等相关检查。
语音时长 01:02

2021-05-11

81658次收听

肾出血严重吗
肾脏出血一般是严重的。肾脏属于内脏器官,不能通过按压止血,一旦出血应积极明确原因及出血量的多少。如肾脏少量出血,如行肾穿刺时或者是轻度的肾挫伤,大多数可自行吸收,应密切观察。如患者出血不能止住,且血色素进行性下降,需要积极行肾动脉介入治疗,行肾动脉栓塞术,如栓塞效果较差,血色素进行性下降,出现出血性休克,通过补充血容量也不能够使血红蛋白回升,建议积极摘肾治疗。如不积极治疗,会出现危及生命的情况即死亡,所以肾出血的严重程度,要根据出血的原因、出血的多少及是否能及时止血等情况综合分析。
语音时长 01:13

2021-05-11

86931次收听

右后背一下一下的疼怎么回事
能够引起右后背一下一下疼的原因比较多,常见的有以下几种:第1种和日常生活中的不良习惯有很大关系,如长时间保持一个姿势、着凉或者身体过度劳累,导致腰背部肌肉长时间处于紧张的状态,导致后被出现间接性的疼痛。第2种可能身体肝脏出现病变所导致,比如胆囊炎、胆结石,在病情发作的时候,患者还会伴发右下腹憋胀、烧心或者反酸等症状。第3种可能颈椎疾病导致。当颈椎病发作对周围神经造成压迫的时候,则会引起肩背部出现疼痛现象。第4种神经炎导致,可能是遭到病毒感染或者血管病变所引起。
语音时长 01:11

2021-05-11

90232次收听

治隐匿性肾炎的方法
治隐匿性肾炎方法有哪些呢,很多人都是经过很多次治疗之后依然没有完全治好,对此很多人心里感到恐惧和无奈,患者甚至失去信心,那么治隐匿性肾炎的方法到底都有哪些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一下。
治疗慢性肾炎药物
慢性肾炎是慢性肾小球肾炎的简称,临床症状有血尿、蛋白尿、高血压等,引起慢性肾炎的原因有很多种,对于发病原因不同的慢性肾炎应选择不同的药物进行治疗,那么治疗慢性肾炎药物有哪些?
患有肾炎的危害性
患有肾炎的危害性有多大呢,据调查,资料显示,慢性肾炎它对人体有着非常大的危害,那么很多人都会得胜,有的是急性脑炎的是慢性的,那如果患上慢性肾炎,应当要及早的治疗,长时间的拖下去,它会造成久治不愈的现象发生,那么慢性肾炎,有一系列的并发症,让我们来看一下以下内容。
警惕双眼浮肿是肾炎症状是什么
老年人遇到腿脚肿常会引起他们的重视,以为是肾炎的症状,多半会去医院看病。如果只是眼皮浮肿常会误以为没睡好而忽略了。其实眼皮浮肿对老年人来说也是一个重要的肾炎的症状。
急性肾炎于慢性肾炎有什么关系
慢性肾炎是一个较为棘手的疾病,如果不能积极治疗,做好肾脏的保护工作,则最终将导致患者肾功能的衰竭,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而且,慢性肾炎是导致慢性肾衰竭重要病因。
03:07
小儿肾炎怎么治
小孩的肾炎最常见的原因,就是链球菌感染后的肾小球肾炎。肾炎有非常多的病理分型,首先要判断患儿是不是有肾炎,是肾炎、肾盂炎、还是膀胱炎,还是尿路感染。肾小球肾炎特点就是在2~1个月,两周之前有上呼吸道病史,就是前驱感染病史,最常见的是化脓性扁桃体炎。首先用青霉素类的药物进行治疗,如果青霉素过敏,也可以用头孢类的二代头孢进行抗感染的治疗,要足量足疗程的治疗。同时根据尿常规的表现和肾脏B超的情况,给予相应的治疗,最常用的是激素疗法。如果患儿得了肾炎,还是应该及早就医,去判断是否是肾小球肾炎。另外卧床休息是非常重要的,在确诊小儿肾小球肾炎的时候,至少患儿前期2~4周要进行卧床或者是减少运动量。
02:12
肾炎有什么症状
通常肾炎主要表现为血尿、蛋白尿,伴有或者不伴有肾功能的异常,症状多在上呼吸道感染后出现,在急性肾炎中以血尿蛋白尿为主,伴有一过性的肾功能损伤水肿,两到四周可以自行缓解,在急性急进性肾炎中,除了急性肾炎综合征的表现以外病情很快发展到肾功能异常,出现水肿、乏力、血压升高,还可以有头晕、恶心、呕吐、食欲不振、贫血等全身症状,治疗后有可能好转,有的就直接走到了周末肾病,有的转为慢性肾炎,那么对于慢性的肾炎更是迁延不愈。上述症状时好时坏,因此我们当感冒后出现血尿、蛋白尿,伴有水肿、甚至血压高的时候都要及时来医院肾脏专科就诊,这时患者有肾炎的可能性就比较大了。
01:48
有蛋白尿是肾病吗
蛋白尿分为几种情况:一种是生理性蛋白尿,一种是病理性蛋白尿。生理性蛋白尿又称良性蛋白尿或暂时性蛋白尿,是健康人在遭受某些刺激时出现的一过性蛋白尿,刺激去除后,蛋白尿亦随之消失。如果是在各种各样的应激因素去除以后,患者的尿蛋白持续仍然是阳性的这种情况下,则为病理性蛋白尿。病理性蛋白尿一般意味着患者可能有肾脏疾病,最常见的为肾小球肾炎,临床表现为蛋白尿。其次还有肾小管间质病,或肾血管病,都会出现蛋白尿。